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32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337篇
经济学   148篇
综合类   37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76篇
农业经济   199篇
经济概况   16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日,国内造船业比较发达的浙江舟山地区提出,今后3年内将不再审批一般性造船新项目;对部分船企将实施搬迁整合或鼓励转向其他产业。近两年来,舟山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迅猛,2008年舟山全市船舶工业新建扩建项目完成投资额95亿元。据了解,严重的产能过剩已经导致该地区一些中小船厂出现“断粮”的情况,“晒船台”甚至倒闭将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相似文献   
52.
马强 《中国农史》1999,18(2):29-37
本文分三部分,运用历史文献与近年来考古发现资料,考察、论述了先秦至隋唐汉中地区农业发展状况,主要对北宋以前汉中地区的土地开发、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水利兴修等作了重点探索,本文认为先秦至隋唐时期汉中地区农开发虽历程缓慢、曲折、但古代先民们还是充分利用了汉中盆地良好的农业地理条件,较早的农业开发使汉中地区在旧中国、秦汉时期即成为西北著名产粮区,并对秦汉王朝的确立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唐代开始的“畲田”经济拉开了秦巴山区山地农业开发的序幕,由于汉中环境较为封闭,加之常受战争、流民及周边氐、羌等少数民族的冲击,农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渔猎、采集经济在北宋以前一直在农业生活中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53.
云南在发展。据调查,2000年~2010年,云南省城镇化率由23.4%上升到36%。然而,同期,全省各类建设占用耕地271万亩,其中78%为坝区的优质耕地。云南不能再按老路子发展。如果继续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城镇,一二十年后,很多具有特色的坝子将很有可能消失。2011年1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转变城乡建设用地方式,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向山地发展,下大力气保护坝区(平原)耕地。事实上,近年来,云南各地已经开始了城乡建设向山地发展的实践和探索。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什么?面临哪些困难?如何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和激励?2011年7月,本刊记者走进云南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4.
以色列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大部分是山地和高原,沙漠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人均可耕地不足1亩。其农业特点:一是极度缺水,人均淡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3%;二是降雨小、波动大、且分布不均.从南到北常年降雨30~1000毫米.大部分地区不足200毫米,且雨季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  相似文献   
55.
王仁东 《浙江林业》2010,(11):14-15
衢州市是个山地面积占近75%的山区市、林区市,又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区,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发展高效生态林业,是建设“森林衢州”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山区农民致富的迫切需要,更是构建钱塘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浙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6.
侗族木楼     
侗族人民大部分生活在贵州、广西、湖南三省毗邻的犬山地区。这一带群山耸立、溪流纵横、气候温湿,盛产杉木。侗寨民居是清一色用杉木或松木建成的木楼,不用一钉一铆。其建筑特征是在地面上树起木柱,在立柱上构筑成屋架,顶上盖以茅单、树皮或瓦,铺板为楼,合板为隔墙。这种建筑结构被称为“干栏式建筑”。侗族木楼依山就势建筑,平地、山地、陡坡均竖起千姿百态的木楼,鳞次栉比地布满山寨。  相似文献   
57.
对深圳城市更新“协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市更新“协商机制”进行简要介绍,评价深圳城市更新实施效果和博弈结果,重点从协商角度剖析深圳更新政策和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调控手段单一、缺乏系统指引、经济分析不客观、忽视全程管控,以及忽视低收入群体利益等.并对城市更新制度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包括调整更新机构设施与之职能、制定多元化的利益调控政策、重视片区层面的更新规划、转变经济分析方法、重视低收入群体利益等.  相似文献   
58.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之后,新兴城市深圳在全国率先进入城市转型期。当前,深圳的城市发展已从过去的以增量发展为主,转向以挖掘存量土地发展为主。这是深圳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深圳土地空间短缺的问题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历年变更调查数据,1997年至2005年,深圳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7400公顷,年均增长约4200公顷。由于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大量绿色空间被蚕食,未来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外新增建设用地潜力不足150平方公里。然而伴随着  相似文献   
59.
老旧社区更新工作被视为重大的民生工程,但将空气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规划研究仍然不足.通过针对老旧社区的生态化更新,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和居民污染暴露风险,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尤为必要.基于居民呼吸健康与老旧社区建成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的辨析,从"污染暴露识别、空间形态优化、功能布局适应"三个方面,构建空气环境健康导向下的老旧社区...  相似文献   
60.
农地入市是中国城乡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收益分配机制又是农地入市的焦点。深圳的农地入市实践具有典型性,城市更新模式和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整村统筹)模式作为两种农地入市模式,分别体现了“个体利益优先”和“公共利益优先”两种利益分配思路。然而,两种模式在实践中分别会引致“市场失灵”风险和“低效治理”困境。以社会公平为视角,从初始分配公正和结果公正的角度剖析农地入市对发展包容性的影响,可以看到农地入市应该坚持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原则,通过“指标统筹调控”,建立农地入市的区域协调机制;坚持公共利益导向,衔接征地制度的收益分配标准,以更好盘活集体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