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43篇
经济学   102篇
综合类   31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37篇
农业经济   47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 探究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时空特征,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文章基于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内涵及耦合机理,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及SBM-DEA模型,测度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71个地级市城镇综合指数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两者间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化规律。结果 (1)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城镇综合指数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8.11增加至2019年的16.10,平均增速达6.50%;年均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为0.70,整体呈现小幅波动下降的趋势,年均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表现为江苏>江西>湖北>安徽>湖南;(2)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0.21提高至2019年的0.40,但两者暂未步入协调阶段;(3)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相关性程度逐渐增强,其中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的东部地区,而低—低集聚区则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西部地区,且随着时间变迁,该集聚格局呈逐步扩大态势。结论 应有序推进城镇化发展,强化耕地绿色发展理念,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邻近市域之间的合作机制,推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2.
基于生态效率指标分析江苏省1991年~2006年环境指标生态效率的发展趋势,应用人类环境影响方程的衍生公式,根据生态效率的历史趋势预测2015年江苏省可能的污染排放量,发现如果维持目前经济增长模式,到2015年江苏省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同期废水、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固废产出量也都将超过一倍。  相似文献   
53.
《价值工程》2018,(13):67-70
根据西部11个省市2000-2015年的相关指标数据构建工业生态效率投入产出体系,运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计算出各省市的工业生态效率值,并从决策单元和年份两个维度进行分解,然后以Tobit模型得出各解释变量的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的工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很低,各省市未表现出明显变动趋势,省市间无明显差异;(2)Malmquist指数分析表明,西部各省市全要素生态效率TFP都小于1,年均增长率为-10.9%,要素已不再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要素;(3)工业结构、外商投资、政府规模对西部地区的工业生态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对工业生态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4.
55.
基于中国矿业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使用SBM窗口分析法测算我国采矿业的静态能源生态效率,通过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我国采矿业能源生态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①采矿业整体能源生态效率水平偏低,离最优生产前沿还有47.3%的改进空间,6个分行业差异显著。矿业投入的冗余率较高。②矿业整体能源生态效率年均增长8%,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别增长-2%和11%。6个分行业的能源生态效率都在上升,但程度不同,在驱动效率提升方面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从生态效率的含义出发,阐述了生态效率与自然环境及环境成本的关系,并根据环境成本的内容,提出了控制环境成本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7.
58.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采用1998—2012年中国各区域及1971—2011年国际各国的相关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区域及国际各国的生态效率,分析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作用在时间上存在较清晰的分界线,其影响作用在不断变迁;影响因素在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下会对生态效率产生不同的作用;应结合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调整影响因素以达到提高生态效率的目标,单纯调整影响因素不一定能提高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59.
论我国税收效率原则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BCSD)定义的生态效率公式,在量化环境效率和资源效率的基础上降维合成生态效率综合指标,并进一步从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视角研究财政相对收支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总体而言,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即期作用,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滞后作用,一般滞后3年以上;基础设施将强化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促进作用,弱化纵向财政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分地区比较,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促进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均抑制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