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68篇
财政金融   48篇
工业经济   173篇
计划管理   595篇
经济学   497篇
综合类   261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1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4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dynamic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Systems and Structures of Work Organization (NSSWO) in the context of the forces impacting up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the unionized secto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roughout the Thatcher period. This we do by way of a detailed case study of a major UK auto-components manufacturer. We explore a number of changes in work organization,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a cellular-based system of manufacturing, from its initial strategic conception through to its implementation; the delegation of responsibility for quality to shop-floor operators and the use of more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In doing so, we reconsider the context of change, the detailed processes of change and the pattern of accommodation between labour and management. Drawing upon our previous work on the nature of paternalism (Ackers,and Black, 1991), we explore its significance in terms of management’s constant drive for more economic work practices and patterns of organization. Specifically we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paternalism as a relevant concept in interpreting the case, and hence, also, as a relevant concept in understanding HRM. The case challenges the prevailing ideology that the ‘successful’

economic organization requires (a) a de-regulated labour market and (b)

a trade union free environment, or, failing this, that management needs to

develop an individualistic approach towards the work-force, moving from the

more pluralist‘industrial relations’approach towards an essentially ‘unitarist framework, as found in certain interpretations of ‘uman resource management’(Guest, 1987)

The paper is thus a contribution to the continuing analysis of those ‘tensions and struggles through which the open ended potential of labour power have been managed, through shifting patterns of coercion, accommodation and compliance into profitable forms of production’(Elger and Smith, 1994: 12; Thompson, 1990). By means of this case we attempt to explore this issue with respect to three interconnected

themes:

The place of paternalism as a relevant concept in the age of HRM.

The extent to which organizations may be better advised to look towards ways

to build upon their exist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rather than seeking solutions

from overseas models.

Linking with previous work on the ‘Joint Process’in the US (Black and Ackers, 1994), the paper raises issues concerning the ‘strategic issue . . . which managers have to face . . . the balance between joint regulation and joint consultation’(Storey and Sissons, 1993: 221), and hence the role of trades unions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62.
罗卫 《物流技术》2011,(23):199-203
从定性的角度对富士企业快拍相机产品恢复管理闭环供应链的战略设计和实施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了该企业一次性相机逆向制造系统的产品恢复管理与现有产品恢复管理模型,进而为运用于其它不同的行业供应链如食品、服务及其它快速消费品,建立更简化的产品恢复管理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技术含量指数,测算了中国、德国、日本、美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品的复合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品技术含量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1995—2003年的平稳上升阶段和2003—2011年的国内技术含量指数递减阶段。与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比较发现,无论装备制造业整体还是细分行业,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与主要发达国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4.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影响制造业各分行业成本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费量及要素市场价格的改变。采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GDP水平、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等数据,以每吨60元碳价水平为基准测算碳价冲击对制造业总体及各分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冲击有助于提高制造业整体的增长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要素的需求,并可能改变要素市场上各要素的相对价格。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将27个目标行业划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业组在受到气候政策规制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低碳行业还是高碳行业,碳减排政策都有助于提升产出水平,但对这两类行业能源消耗的影响不同,其中高碳行业在受到碳价冲击时会增加资本要素的投入水平,以替代原有的能源要素需求;而低碳行业并没有显著减少对能源要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65.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其发展程度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造成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产业集群生态化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采用扎根理论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据此提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以促进辽宁省产业集群生态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6.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外延及其与制造业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综述,并从不同角度重点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作用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67.
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在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怀政 《国际贸易问题》2005,(6):120-123,128
国际生产体制已进入网络化发展的新阶段,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着产业链的重构,跨国公司将逐步把我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实现全球一体化的生产、销售和研发。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内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为契机,基于全球生产网络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定位,然后通过配套生产、OEM、合同制造、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向“小而精”、“专而强”方向发展。同时要适度进行产业链节点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从而实现产业链升级。  相似文献   
68.
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极大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传统产业。同时,对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从辽宁省北迁的一部分企业和“一五”、“二五”期间在重点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黑龙江省必须制定和调整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69.
在能源供给不足和能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制造业能源替代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用劳动替代能源空间较大。通过能源价格上升实现节能降耗的空间较大,但会对制造业中各分部门的资本存量和就业需求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0.
我国装备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未建立起能够保证制造加工质量的专业化、标准化分工协作体系;众多行业尚未形成核心企业;设备产品的信息化水平低.针对以上问题,今后应该促进核心企业成长,完善专业化配套体系,为装备工业的提升和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生产组织体系,用电子信息技术提升装备工业;用改革开放的方法构筑装备工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