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91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227篇
经济学   143篇
综合类   208篇
运输经济   31篇
贸易经济   296篇
农业经济   31篇
经济概况   25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张建伟 《商》2012,(22):120-120
关于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共同犯罪,刑法学界一直都存在争议,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中,尚无法律条文明确规定片面共犯属于共同犯罪,对于片面共犯这个问题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刑法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是认为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种观点认为片面共犯不属于共同犯罪。我认为,片面共犯不是共同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2.
刑法是一种不得已的恶,轻则有涉行为人的资格、财产,重则有涉自由乃至生命,由此对于任何刑法(罚)的扩张,都应保持足够的警惕,尤其在由传统社会向日趋和谐的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刑法必须保持自己的克制和内敛.试图从犯罪圈的界定和刑罚限度的角度阐释刑法的谦抑性,对此进行反思和审视.  相似文献   
63.
汪智  崔建忠 《商》2012,(23):149-149
最近在国内各个省市发生多起的幼儿园虐童事件,此类事件的发生引起了多方关注,包括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媒体等均对此进行了特别的关系与调查报道。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虐童行为,诸多专家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笔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种认识以及自己所学知识,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些许个人的建议与意见,希望对于幼儿园虐童事件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4.
社区矫正是刑罚制度改革和创新背景下诞生的一种与监狱矫正相对应的新型刑罚执行方式,代表了刑罚的社会化、轻缓化与人道化的发展趋势,在欧美等国已成为普遍采用的一种罪犯处理模式。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一次将社区矫正写入刑法。基于此,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5.
孙昌军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1,18(4):F0003-F0003
随犯罪的过失以其两大特征——没有犯罪故意和没有保持必要的小心谨慎态度.前者使其区别于故意,后者使其独树一帜——而在现代刑法理论中颇有一席之地.无可小视。但在现代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高风险社会中,由于行为人极端草率不负责任的态度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6.
近日,笔者从深圳市住房建设局获悉,深圳实施了10个月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将作重大修改,对骗购保障性住房的行为,拟根据《刑法》规定以诈骗罪论处,并可能处以最高达20万元的罚款。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骗购保障房的行为,要么属于虚构事实,要么属于隐瞒真相,其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67.
虚拟财产在传统的刑法理论中没有合理的定位,在实践中,涉及虚拟财产的同一性质的犯罪案件存在因适用不同的刑法规范而得出不同判决结果的情形.本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进行基本界定,并通过分析刑法规制网络虚拟财产的必要性,进~步提出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刑法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刑法中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的客观显示,在刑法学理论及司法实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时至今日刑法学界对其概念及相关问题仍有颇多争议。本试图从一个较新的角度论证危害结果不应定义为对挂会关系的损害;只有现实的危害结果而不应有可能的危害结果;提出刑法中的危害结果是行为结果消极影响大干积极影响并达到刑法规定应予制裁程度的一种事实状态,危害结果在刑法条的规定中井非一个绝对确定的状志,而是达到一定程度的由小到大的一十消极影响状态区域,某一具体行为所导致构危害结果只有处在过一区域内才构成某一特定罪的危害结果;最后重新界定了刑法中的危害结果。  相似文献   
69.
赵勤犇 《魅力中国》2009,(27):239-240
"安乐死"是一个跨越多学科的问题,社会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法学等各个领域对此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它突破了传统的伦理观念,牵涉到医学中一对固有的矛盾,即延长病人生命与解除病人痛苦的矛盾,同时由于其具备了犯罪的形式特征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对于这样一种激  相似文献   
70.
刑事责任能力是否具备,直接影响着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承担与否.精神病人作为特殊的犯罪主体,其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