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291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227篇
经济学   143篇
综合类   208篇
运输经济   31篇
贸易经济   296篇
农业经济   31篇
经济概况   25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刑事责任能力是否具备,直接影响着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承担与否.精神病人作为特殊的犯罪主体,其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82.
刑法中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的客观显示,在刑法学理论及司法实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时至今日刑法学界对其概念及相关问题仍有颇多争议。本试图从一个较新的角度论证危害结果不应定义为对挂会关系的损害;只有现实的危害结果而不应有可能的危害结果;提出刑法中的危害结果是行为结果消极影响大干积极影响并达到刑法规定应予制裁程度的一种事实状态,危害结果在刑法条的规定中井非一个绝对确定的状志,而是达到一定程度的由小到大的一十消极影响状态区域,某一具体行为所导致构危害结果只有处在过一区域内才构成某一特定罪的危害结果;最后重新界定了刑法中的危害结果。  相似文献   
83.
84.
金融犯罪,是指符台法定条件的自然凡或单位违反金融法规,以欺诈、伪造或其他方法实施的妨害金融管理活动,破坏金融秩序,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金融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的管理活动,金融犯罪的客观行为方式有欺诈行为、伪造、变造行为、以及其他行为。金融犯罪的主体是金融犯罪行为的实施和刑事责任的承担,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二种。金融犯罪的罪过形式主要是故意犯罪,而过失也应当作为部分金融犯罪的罪讨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85.
86.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案件频发,给经济、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损害我国国际声誉。刑法中规制食品安全的罪名,有的罪状规定过于笼统,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尽快制定,以便司法机关准确定性。同时,应加强行政监管,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搞好犯罪预防。  相似文献   
87.
刘冬明 《魅力中国》2011,(18):291-292
《刑法修正案(八)》对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进行了立法完善,按照现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总体要求,本罪的修正也是恰逢其时,由此,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该罪名,成为司法实践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8.
彭飞 《东方企业文化》2011,(20):205-206
《刑法修正案(八)》已经自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自1997年颁布以来共经历了八次修正,其中这第八次修正是幅度最大的一次。它既修正了具体的内容,还修正了类别。众所周知,刑法修正案一般而言是针对时下的热点问题而对刑法中的相关条例进行修正或者是增减。同样,《刑法修正案(八)》作为我国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第一次针对刑法的修正,也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特征。本文接下来将对这些时代特点进行较详细的叙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89.
赵勤犇 《魅力中国》2009,(27):239-240
"安乐死"是一个跨越多学科的问题,社会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法学等各个领域对此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它突破了传统的伦理观念,牵涉到医学中一对固有的矛盾,即延长病人生命与解除病人痛苦的矛盾,同时由于其具备了犯罪的形式特征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对于这样一种激  相似文献   
90.
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思想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客观主义作为其基本立场在今天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刑法理论的各个具体领域中都能找到客观主义合理稳固的落脚点,我国新刑法也明显反映出向客观主义倾斜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