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7篇
计划管理   27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贾艳霞 《活力》2006,(5):222-223
stratimagic是帕拉代姆公司推出的专门用于岩性解释、油藏描述、地震相分析的软件包。它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分析、统计聚类的分级分类、主组分分析(PCA)以及岩性尖灭识别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地震属性及所反映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解释,利用Stratimagic软件可以实现地震道、多属性数据体以及变时窗/深度和等时窗/深度的层段内的地震相自动划分,地质相分层曲线约束下的微相划分,研究其与沉积相以及与岩石物性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进行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本次应用Paradigm地震相分析软件,对泌阳凹陷杨楼一王集地区进行地震相的划分,进一步发现和落实隐蔽油藏,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2.
因储层污染和压裂技术的限制,2001年完钻的丰深1井未进行常规试气,随着该区地质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压裂技术的发展,2005年对该井沙砾岩体实施了CO2增能压裂并获得成功。文章介绍并总结了该井试气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3.
64.
本论文重点开展了贝尔凹陷基底岩性的研究,并分析总结了基底岩性的垂向、平面分布规律。在贝中断隆带德4和德6井区,岩性分布具有类似的变化规律。垂向上,构造位置不同,基底岩性的垂向分布特征也有所差异。近火山口处,岩性垂向上以岩浆岩为主,夹极少量的火山碎屑岩;远离火山口,岩性垂向上以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的火山碎屑岩。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岩心观察,运用录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查干凹陷苏红图组二段、银根组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确定了其沉积相类型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苏二段沉积时期,扇三角洲相沉积较发育,主要分布在虎勒断层、图拉格断层和毛西断层附近,砂体多期叠加,延伸距离较近,向凹陷中心方向尖灭;银根组沉积时期发育辨状河相沉积,河道迁移频繁,在平面上展布范围很大。苏红图组二段至银根组早期为查干凹陷的断坳转换期,银根组中后期为全面的坳陷期,随着地形的逐渐平缓,湖盆萎缩,沉积相类型也由先前的扇三角洲、辨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过渡为河流相沉积。  相似文献   
66.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作为年客运年量达千万级的大型机场,目前洲际客运航线还为空白,已形成洲际客运航线的"中原凹陷"。文章在对比分析周边武汉、西安等大型机场的航线网络运营及二线城市洲际航线运营的经验后,对郑州新郑机场洲际航线的开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7.
从"中部凹陷"到"中部崛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中部地区二十多年来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屡次失之交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水平与东南沿海地区差距拉大,甚至增长速度还落后于一些西部省份,出现“中部凹陷”现象。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关系到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如何崛起是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思路。  相似文献   
68.
近几年随着开发难度的加大.地质研究逐渐从易于开发的中浅层砂岩油藏向较难开发动用的中深层砂砾岩油藏转移。本文以胜坨油田坨174块为例对砂砾岩油藏的地质、构造、储层特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砂砾岩油藏的开发思路进行探讨.根据地面、地下特征提出实施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张明学  伏荣跃 《价值工程》2012,31(36):318-320
在野外剖面观察、岩心分析、测井、测试等资料分析基础上,综合多方研究成果,对贝尔凹陷霍12井区的南屯组沉积体系类型,特征及演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深湖-半深湖沉积,浅湖和湖底扇发育较少,其演化过程主要分为南一段Ⅰ、Ⅱ、Ⅲ、Ⅳ四个砂组和南二段上下六个时期。  相似文献   
70.
施工中机械损伤造成的凹陷缺陷是管道失效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长输管道实施完整性管理,因此应针对复合凹陷进行安全评价并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目前腐蚀缺陷机理及评价方法较成熟,但对凹陷缺陷可接受准则还不统一.介绍了基于凹陷深度与应变的评价准则,探讨了国内外标准中复合凹陷安全评价的规定以及复合凹陷可接受准则的研究进展.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