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153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301篇
经济学   551篇
综合类   181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362篇
农业经济   542篇
经济概况   6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乡镇企业和农村城镇化都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广大农村为了寻求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提高经济收入和改善生活环境而自己闯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发展道路。实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又是相互促进的。乡镇企业作为我国特殊的所有制和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的今天,“乡镇企业”已经突破了集体企业的概念界限,有了更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82.
周斌 《经济论坛》2007,(22):20-22
新疆"喀、和、克"三地州(指喀什、和田和克州,以下简称三地州)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地理位置相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和经济单元,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相似,城镇化发展水平低.探讨一条三地州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对该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优化调整产业和就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解决人多地少这个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原因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滞后 ,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计划经济年代实行的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 ,是造成我国城市化滞后的历史原因 ;改革后的新工业化过程中的弱质问题 ,是造成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本原因。因此 ,为改变城市化滞后状况 ,政府政策选择的关键是尽快构筑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基础与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4.
下岗问题在很长时期内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实际上,目前下岗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就业压力并非是来自城镇劳动力.而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将近70%的农村人口对工业品的消费程度还是非常低的,农村市场还远远没有启动.显而易见,如果农村市场启动的话,我们应当不会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就面临这么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衡.启动农村市场的答案其实人们很容易想到.启动农村市场,关键是农民的收入不能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生产的工业品.说到底,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终要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没有别的出路.  相似文献   
85.
李爱 《经济前沿》2004,(4):13-15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越来越到“攻坚阶段”,这不仅仅是一个宏观问题,更是涉及到中国20%的农民的切身利益。中国改革,发展、稳定是大局,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是积重难返,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把握,并通过政府的引导性和个体的自觉性行为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86.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劳动力过去被认为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瓶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政府都倾向于通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来解决“三农”问题。无疑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确实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然而 ,它同时也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如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年龄结构偏大、对农业下一代的培养、农业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要认识到这些负面效应 ,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87.
论中国21世纪农业产业化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中国 2 1世纪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应该置之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运行框架中统筹安排、疏导、调节。作者认为 ,由于农业产业化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优化、提升农村经济结构 ,促进农业逐步形成合理规模 ,改善农业生产布局 ,能够使农业时序效益不断提高 ,所以 ,农业总体经济效益将大幅度增长 ,这将有力推动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中国农村城镇化的结果是产生巨大的聚集效应 ,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从而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 2 1世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任务 ,将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浪潮中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88.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应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组织实施劳务输出,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89.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及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阶段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转移的总量、转移的区域、社会群体及从事的行业与改革开放之前已存在明显的不同,客观地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提出扩大国际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我国进行国际劳务输出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加大国际劳务输出的管理力度,为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辟新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