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62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28篇 |
工业经济 | 30篇 |
计划管理 | 438篇 |
经济学 | 444篇 |
综合类 | 524篇 |
运输经济 | 5篇 |
旅游经济 | 17篇 |
贸易经济 | 226篇 |
农业经济 | 338篇 |
经济概况 | 3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105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141篇 |
2013年 | 152篇 |
2012年 | 190篇 |
2011年 | 279篇 |
2010年 | 256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274篇 |
2007年 | 313篇 |
2006年 | 228篇 |
2005年 | 179篇 |
2004年 | 152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春华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2)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开支浪费大,监督机制不健全,并由此产生腐败现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刘穷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2)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收入不平等、政策偏向与最优财政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模型显示:政策偏向是收入不平等与财政再分配恶性循环的决定因素。当政策偏向于穷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提高税率,扩大对穷人的转移支付;当政策偏向于富人时,最优财政再分配系统的选择是降低税率,减少对穷人的转移支付。依据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针对恶化的不平等而采取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差,没能扭转不平等恶化趋势,政策偏向严重。(2)税收再分配政策偏向富人,使富人税负相对轻于穷人,居民收入不平等加剧;偏向于穷人的转移支付多为消费券(物),导致越扶越贫。为此,需要从调整所得税和转移支付政策等方面采取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增值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现行增值税在实践中存在问题产生的不利于创造公平税收环境、不能体现宏观经济政策、造成税源流失的负面效应进行分析。进而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现行增值税票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增值税的总体设想和具体措施, 即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过渡、分阶段扩大增值税范围、减少增值税税收优惠、建立健全增值税征管制度。 相似文献
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和维待必须以高效的物流为前提。企业逐渐认识到在以4P为核心转向以4C、4R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条件的市场竞争机制下,物流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强竞争力等方面及在产品开发、采购、分销等各业务流程中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效的物流运作离不开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支持。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引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筑是物流管理信息化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人口流动性、公共收入与支出--户籍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分析了人口流动性的内生决定 ,以此解释中国户籍管理政策变迁的动因。文章表明 ,分权框架下的区际竞争将推动政府降低人口流动成本。一般而言 ,集权 ①框架下的最优流动性水平普遍低于分权框架下的流动性水平。与我国近 2 0年来户籍政策变化相一致的是 ,跨区劳动力配置需求的上升增加了户籍管制的效率损失成本 ,将推动人口流动成本下降。我们认为 ,除了协调地方公共品供给外部性、限制地区间税收竞争以最大化税收收入这两个基本原因之外 ,我国户籍管制的另一个特殊原因是便于执行地区差别政策。而设置流动成本的效率性取决于政府目标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一致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总结1994-2010年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基本特征,从经济税源基础、财税体制制度、税收征管机制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税收持续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文章进而分析"十二五"时期中国税收可持续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经济税源增长趋缓、税制建设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财政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以及征收管理能力的瓶颈制约等;最后提出建议:实行有减有增、总体减负的结构性税制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壮大税收可持续增长必须的税源基础;推进税费改革、统一规范政府预算、深化分税制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巩固税收可持续增长的财税体制;推进全社会依法治税、实施政府综合治税、提升税收征管能力,以强化税收可持续增长的征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8.
地名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深圳市为例,针对深圳地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观念、法规和技术等层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从经济增长贡献和人口用地公平出发,构建区(县)建设用地指标配置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南京市进行例证分析,为改进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提供思路与建议。研究方法:C-D生产函数、协调度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2006—2014年建设用地扩展对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低于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地区经济增长对土地总体依赖度持续降低;(2)不同区(县)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用地指标过度配置和配置不足现象并存,区际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提升空间大;(3)从常住人口总量与建设用地总量来看,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公平性较高,但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变化率的关系显示建设用地指标地区间配置公平性需要提升。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与主体功能定位,兼顾经济效率与地区公平;(2)应引进价格竞争和绩效竞争,提升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果。 相似文献
10.
潘文卿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6):3-20
基于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本文从生产者责任与消费者责任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CO2排放情况,并分析了两方面征收碳税对各地区以及相关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差异。研究表明,中国也存在着从东南沿海等相对发达地区向西北、东北等欠发达地区的“碳泄漏”现象。因此,与从生产者责任方征税相比,从消费者责任方征收碳税,可以较大幅度地减轻对西北、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及相关产业竞争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又不致使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相关产业的额外负担上升幅度过大。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在进行区域与产业CO2排放责任分担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者责任方面,需要同时引入消费者的责任,这既符合责任分担的公平性要求,也能够协调各方利益,达到最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