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榆县自1995年开始开发利用水稻旱育秧田进行高效种植试验、示范和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利于秧田的培肥和培育水稻壮秧。全县3万亩旱育秧田均进行了不同方式的间作种植,全部得到综合利用,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每年增加收益4500多万元。育秧进菜园,秧田变成高效田,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新内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秧田多元多熟种植模式  (一)秧瓜菜种植型 该类型主要种植在黑粘土地,土壤肥力较好,供肥、供水能力强。以秧苗间作西瓜等,西瓜收获后种植秋冬菜,年亩…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以来,美联储放出"缩减"量化宽松(QE)的风声,这一政策的出台会对我国的房地产业产生何种影响?在美国退出QE预期的背景下,"热钱"的流动会不会引起我国房地产业的崩盘?本文从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要成因、热钱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及热钱流向三大方面综合考虑,认为QE的退出对我国房地产业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4.
提高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是金融助推共享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检验了财富差距扩大对居民金融排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富差距越大地区的居民面临金融排斥的比率也越高,财富差距对以投资类金融排斥和融资类金融排斥衡量的细分金融排斥指标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居民家庭面临金融排斥的概率随着财富分位数的上升而单调递减,财富差距扩大还会通过抑制金融知识和社会资本渠道提高居民家庭面临金融排斥的可能性。异质性分析表明,财富差距对贫穷、低人力资本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居民的金融排斥产生更为显著的正向驱动效应,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缓解财富差距对金融排斥的影响。本文相关研究基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视角,为提高居民金融可得性、降低金融排斥和促进共享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5轮调查数据测度我国机会不平等程度,研究机会不平等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机会不平等程度的上升将显著抑制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机制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主要通过社会资本、流动性约束和经济地位渴求影响居民消费。扩展研究发现,机会不平等主要挤出了居民普通消费支出,且这一抑制作用对农村户籍、受教育程度低和体制外的家庭更强;而民生性财政支出和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消减机会不平等对居民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从机会不平等视角为全面促进居民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 年 5 轮调查数据测度我国机会不平等程度,研究机会不平等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机会不平等程度的上升将显著抑制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机制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主要通过社会资本、流动性约束和经济地位渴求影响居民消费.扩展研究发现,机会不平等主要挤出了居民普通消费支出,且这一抑制作用对农村户籍、受教育程度低和体制外的家庭更强;而民生性财政支出和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消减机会不平等对居民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从机会不平等视角为全面促进居民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共同富裕与共享发展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依据美国2002—2011年的国民收入、总吸收A等十年的数据资料,从美国贸易逆差的角度出发,采用吸收分析法对货币贬值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现象符合国际收支吸收论,说明单纯的货币贬值作用有限,并不是解决美国贸易失衡的有效手段。要想从根本上逆转国际收支失衡应该更多地关注一国经济的基本面。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施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以来,政府不断贯彻落实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引导与支持"的政策,促进中国小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企业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部分中小企业,其中,贷款问题是一个主要方面,针对中国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措施,分别从小企业的角度如合理规范使用资金、银行角度加强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及提供一体化专业性的服务对策及政府角度加大立法及发挥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依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以2018年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调整的政策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量养老保险政策改革对老年家庭财务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养老保险政策改革通过促进收入的增加、减缓养老风险和健康风险冲击力度,使得老年家庭陷入财务脆弱性的概率下降5.61%。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村、有医疗保险以及需抚养子女数量少的老年家庭受到养老保险政策改革的影响程度更大。鉴于此,应通过提高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行更精细化的养老保险政策等方式,推动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家庭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家庭未偿负债总额及异质性债务均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家庭债务通过闲暇、心理抑郁以及财务困境渠道抑制居民幸福感的提升。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而认知能力和金融素养的提高有助于缓解负债对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能为理解我国居民幸福感提供证据,同时也为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