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网络型产业的监管体制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网络型基础设施放松管制的趋势 ,其目的是引入竞争 ,引入社会资本 ,提高效益。政府对于网络产业的管制手段包括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 ,前者包括市场进入和价格的限制 ,后者是包括服务质量、安全性与相应的环保标准。尤其要注意的是 ,政策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网络型基础设施的补贴 ,补贴往往会影响投资者的未来预期 ,导致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的改变。政府监管包括消极管制和积极管制两个方面的内容 ,消极管制会导致恶劣的建设经营后果 ,积极管制往往意味着激励、竞争、效率、…  相似文献   
2.
左广  李红昌 《技术经济》2003,22(12):57-58
<正> 网络经济是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构成的,且在不同的网络型基础产业中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如在铁路产业中密度经济就转型为密度经济和幅员经济。尽管人们对于网络型基础产业的网络经济概念界定不完全相同,很多文献在网络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密度经济及幅员经济等有关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并不清楚甚至混用,但他们的研究成果无疑是具有先导意义的。如一些西方学者研究了铁路的规模经济和密度经济,结果表明:铁路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密度经济的(如表1),且对个别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确实存在着幅员经济现象(如表2)。  相似文献   
3.
左广  李红昌 《技术经济》2003,22(11):62-63
1、引言张维迎 (1994 )开创了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人在如下三方面存在差异 :①管理能力 ,这种能力被定义为做什么和如何做或发现相关价格的能力 ;②个人财富 ;③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组织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设计一种合约安排 ,以使人尽其职。张证明 ,那些从事经济活动的人由于他是风险的主要制造者以及他的行动最难以监督 ,因此应该被指定为委托人并索取剩余收入。对于管理者的选择问题 ,张认为管理能力是私人信息 ,而个人财富是公共信息 ,在自由选择成为企业家的竞争中 ,具备更高管理能力的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企业价值模型,认为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价值取决于物质资本和管理者能效,并且由于物质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性而管理者能效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所以管理者能效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采用MBO方式对国有建筑企业进行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左广 《经济师》2002,(2):266-267
文章根据对MBO方式、国有资产产权改革战略以及国有建筑企业特点的分析 ,认为国有建筑企业宜于采取MBO方式进行产权改革。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采用MBO方式对国有建筑企业进行产权改革的优势以及在实践中需要的相应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6.
左广  李红昌 《技术经济》2002,21(9):43-45
北京市城市交通现状。北京市城市交通共有以下4个特点:(1)北京属特大型城市,人口众多,且分布极不均衡。市区不足10%的面积集中了全市约70%的人口,城区人口密度高达3.4万人/平方公里,人口的集中导致了出行的集中。(2)北京城区土地有限、道路总量不足,受资金和时间的限制,短期内通过大量修建道路以满足交通需求是不现实的。(3)机动车交通需求的增加远远快于道路的增长。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城市道路长度比1995年增长24.9%,同期机动车拥有量却增长了63%,相当于每增加一公里的道路,增加880辆机动车。(4)结构不合理。北京的出行方式结构中轨道交通所占比例过低,还不到5%,自行车比例过高,超过45%。而从国际经验上看来,轨道交通应占19%左右,自行车不应超过30%。自行车的大量出行,使得道路交通“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严重,而且难以治理,城市交通拥挤不堪。全市严重拥堵路口路段已从1994年的36处增长到99处,市中心区道路网高峰期的平均负荷度超过90%,11条主干道的平均车速已降至10公里/小时。在交通高峰期,车辆的行驶速度甚至为1公里/小时。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居住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居健康更重要的是要从住宅的规划、设计、建设、社区服务体系等方面,提高居住区面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如何搞好今后房地产的质量管理,这个老话题必须赋予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2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一条不说自明的逻辑:通过“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把物质资本的经营权还给企业家;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就有责任搞好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效率低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但是,从大多数改制的企业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国有企业效率普遍仍较低,企业虽拥有了自主经营权和部分剩余,职工的收入有了增长,但企业总产值增长比例并没有随职工收入增长比例的提高而增加。笔者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物质资本产权明晰了,但人力资本产权问题根本就没有触及,人力资本产权主体表现为虚位或缺位,这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源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