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4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5篇
财政金融   2532篇
工业经济   320篇
计划管理   2170篇
经济学   1976篇
综合类   666篇
运输经济   293篇
旅游经济   25篇
贸易经济   1819篇
农业经济   5450篇
经济概况   2353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2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1137篇
  2013年   1121篇
  2012年   1503篇
  2011年   1542篇
  2010年   1268篇
  2009年   1366篇
  2008年   1435篇
  2007年   1156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865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481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蒋勇  魏蓉 《科技和产业》2023,23(15):86-91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运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为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运用供应链运作参考(SCOR)模型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脆弱因子进行识别,将装配式供应链系统划分为6个子系统;通过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供应链脆弱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装配制造流程是脆弱性最大的子系统,整个供应链的脆弱性随着建筑项目的推进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生态政策作用下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关系,对提高农户生计水平,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以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为例,基于农户调研数据,对北部沿河区和南部梁外区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进行了调查与对比分析,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两区域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1)北部沿河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高于南部梁外区,而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低于南部梁外区。北部沿河区农户选择以农为主生计策略的比例高于南部梁外区,而选择以非农为主的比例低于南部梁外区。(2)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是影响两区域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共同关键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对两区域农户以非农为主生计策略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然资本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比较而言,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生态政策影响较小的北部沿河区农户以非农为主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均大于生态政策影响较大的南部梁外区。[结论]杭锦旗农户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具有区域差异性,生态政策是促使农户生计状况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生态政策的作用下,农户的生计策略仍受其生计资本的影响,同时生态政策也通过影响农户可实际运作的生计资本而影响着农户的生计策略。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户生计状况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宅基地流转是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对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推动高效用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家庭生计资产量化入手,探讨不同资产配置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进程。[方法]通过农户生计量化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户整体宅基地的流转意愿较高,达到69.84%,但资产缺乏型农户的流转意愿非常低,仅有37.93%;(2)非农迁移意愿、宅基地功能和家庭生计资产总值对宅基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年龄、专业技能、住房的满意度、宅基地面积、非农收入比例、非农就业状况6个因素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出现差异。[结论]该文提出建立贫困农户的技能培训机制,制定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制度,从而保证不同类型农户在宅基地流转后,整体福利水平不下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在推动社会发展、推动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由于缺少必要的空间规划,乡村空间使用以及土地整治工作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发展不平衡,这严重影响了乡村地区的发展与建设,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对乡村空间进行重构,并通过土地整治等方式,提高乡村用地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可以实现平衡发展。文章对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当前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土地整治的角度出发提出推动乡村空间重构的策略,最后探讨乡村空间重构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论述了政府干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必要性、途径及作用机制。基于以耦合系统内部结构为表征的实体子系统脆弱性和以公共创新环境、耦合系统综合效益为测评工具的虚像子系统脆弱性3个维度构建耦合系统脆弱性指数,分别采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回归及动态面板两阶段系统GMM回归,实证检验了我国政府干预对耦合系统脆弱性的实质影响。研究表明:在各类干预举措中,政府采购政策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效应明显,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效应潜力巨大;财政政策领域明显存在过度干预现象,其它政策效应或不显著或有违初衷,亟待调整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居住环境差和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措施,而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与计算是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基础。文章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广河县为例,以101个行政村为单位,基于arcgis平台,通过对广河县2016年0.2m分辨率正射影像图、2017年广河县农村土地确权等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运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等四种方法对居民点整治潜力进行测算,进而运用AHP决策分析法求得综合潜力值,数据表明,广河县居民点整治潜力为1080.36hm~2,占居民点总面积的28.4%,根据潜力状况将整治潜力分为5级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研究结果可为广河县各村进行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作和村镇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农地规模经营"非粮化"有助于农民增收,但从长期来看,农地"非粮化"将可能危及国家粮食安全。本文针对农地规模流转中的"非粮化"行为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种粮成本高、效益低、风险大、融资难等是导致"非粮化"的原因,而发展冲动、粮补政策不完善、监管惩处不到位则是导致"非粮化"加剧的原因。应通过降低种粮成本、增加农业经营收益、规范耕地用途、改进粮补政策、增强金融支持、加强监督管理等应对"非粮化"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基于价值感知—参与意愿—参与程度的逻辑,分析感知价值对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意愿的影响,以期为耕地质量保护相关政策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陕西省637户农户调查数据和双栏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愿意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农户占所有样本的56.4%,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支付意愿水平为1 157.4元/hm~(2 )·a;经济价值感知、生态价值感知和情感价值感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参与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户的一般经济价值感知、一般生态价值感知和特殊情感价值感知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参与程度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的特殊社会价值感知能够显著促进其耕地质量保护参与意愿;同时,受访者的年龄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与女性相比男性有较强的耕地质量保护参与意愿,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多、耕地经营意愿越强的农户,其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概率越大;受访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地块数量越少的农户,其耕地质量保护参与程度越高。研究结论: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积极性应在参与意愿与参与程度两个阶段进行识别,在帮助农户树立耕地感知体系的基础上,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应以提高耕地经济收益水平为前提,加强对农户关于耕地质量保护与生态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对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农户要给予积极的情感反馈。  相似文献   
9.
农地流转、职业分层与减贫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辽宁省为例,综合考虑人水关系的复杂特征,科学评价该区域2004—2018年的水资源脆弱性状况,通过识别关键性主导因子为水资源脆弱性解决方案的优选决策提供科学指导。基于DPSIR框架模型筛选19个典型指标,然后对各指标权重采用耦合的组合赋权法计算,并对水资源脆弱性各项评价指标利用模糊综合法进行评价,其中综合得分与水资源脆弱性间的非线性关系借助S型曲线确立,在此基础上划分了脆弱性评价等级。研究表明:辽宁省水资源脆弱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整体评价结果处于Ⅳ级,即严重脆弱水平;主导水资源脆弱性的关键因子为工业重复用水率和降水量,降低水资源脆弱性的有效措施是改善水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