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篇
  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34篇
计划管理   111篇
经济学   70篇
综合类   3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52篇
农业经济   423篇
经济概况   16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加强黑土地保护,增加有机质含量,建立土壤水库,生成益生菌,稳定粮食综合产能;有利于秸秆禁烧,治理大气污染,打好蓝天保卫战;有利于变废为宝,增加企业、农民、财政收入。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目标,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高度重视秸秆利用,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主体带动、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打响秸秆综合利用攻坚战,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可喜成效。本文从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情况、做法、实效、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五个方面切入,既展示了秸秆综合利用所取得的成效,又分析了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全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全国秸秆堆沤肥料化利用量、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农户秸秆直接燃用量、秸秆新型产业化利用量进行系统估算,并结合问题分析和发展需求,提出进一步提升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水平的策略,以期为国家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全国“十二五”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终期评估结果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对全国秸秆离田利用量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1)2015年,全国秸秆离田利用总量为346亿t,占全国秸秆已利用量的4799%; (2)全国秸秆饲料化利用量为169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4884%; (3)全国秸秆堆肥利用量约为1 400万t,其中工厂化堆肥利用秸秆量约为400万t; (4)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量约为2 000万~2 400万t,农户直接燃用秸秆量约为085亿t; (5)全国秸秆新能源、工厂化堆肥、原料化等新型产业利用量约为048亿~052亿t,占秸秆离田利用总量的1224%~1337%。[结论]未来,我国秸秆离田多元化利用应建立新型的农牧结合制度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组合施肥制度,打造以废弃秸秆为主要消纳对象的秸秆产业化体系,并努力提高秸秆打包离田机械作业质量和秸秆新型产业高值化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环境公平感知和社会信任与农户低碳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农户生产行为向低碳化方向转变提供对策建议。[方法]基于陕西和甘肃两省的村域调查数据,以农膜和秸秆处理为例,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环境公平感知和社会信任对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分层回归分析了社会信任在环境公平感知和农户低碳生产行为间的调节效应。[结果](1)在环境公平感知维度中,人际公平感知正向影响农户的农膜和秸秆处理行为; (2)对社会信任来讲,人际信任对农户农膜和秸秆处理行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制度信任仅对农户秸秆处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3)人际信任在种际公平感知和农户农膜处理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制度信任在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 同样,人际信任在人际公平感知和农户秸秆处理行为之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而制度信任弱化了人际公平感知对农户秸秆处理行为的影响。[结论]环境公平感知和社会信任是影响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关键因素,且社会信任在种际公平感知和农户农膜处理行为之间以及在人际公平感知和农户秸秆处理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秸秆收储运成本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合适的秸秆收储运模式,降低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的收储运成本,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例,构建秸秆收储运成本模型,并在4种收储运模式(模式一:田间晾晒→收集→秸秆利用企业;模式二:田间收集→收储点→晾晒、储存→秸秆利用企业;模式三:田间机械捡拾打捆→收储点→储存→秸秆利用企业;模式四:田间收集→固定式打捆→收储点→秸秆利用企业)基础上分析不同模式下的秸秆收集成本。[结果]运输成本和机械卸载成本是总成本中的可变因素,其对总成本的贡献率随运输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模式一、二采用散秆运输方式,适用于收集距离较短、秸秆需求量较小的企业,且使用模式二的秸秆收储运成本较低。模式三、四采用秸秆打捆运输方式,易于储存、利用,适用于秸秆用量较大的企业,且使用田间机械捡拾打捆的模式三收储运秸秆经济性更优。[结论]秸秆利用企业应根据需求合理地选择秸秆收储运模式,小型秸秆利用企业在模式二的情况下收储运成本更低,大型秸秆利用企业选择模式三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河北省5种常见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的综合效益,比较得出几种秸秆利用方式的效益表现,并提出发展以优先满足压块饲料、颗粒燃料市场基本需求为目的;以鼓励发展基料种植作物和生物质燃气,促进良好经济效益为重点;以生物质发电消化剩余秸秆为补充的优势互补模式,对形成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建立循环农业与可持续能源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村治咨询     
《乡镇论坛》2020,(1):32-33
村委会有权管村民焚烧秸秆吗一位村干部留言咨询:我们村秋收以后经常有村民焚烧秸秆,对此我们村委会不让他们焚烧,但是村民就是不听,还说我们没有权力管,请问我们有权管吗?答:焚烧秸秆属于违法行为。违法焚烧农作物秸秆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相似文献   
8.
《农机市场》2021,(3):55-56
“十三五”以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全国秸秆每年产生量达8.65亿吨,可收集量7.31亿吨,作为农业收获后处理装备,打捆机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难题,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为我国畜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当前大多数国产打捆机企业在技术工艺、生产设备、管理方式、创新理念等方面,与农业装备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促进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深入地分析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现行促进政策,阐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以期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体系建设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按照法律法规、目标引导和考核、财税补贴、技术研发和推广、信息统计等进行分类,综合评述各类现行政策的特点、使用范围和有效性,并采用相关者利益分析等方法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果]随着我国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加大了对秸秆综合利用重视的程度,出台一系列关于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等,初步构建了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体系,呈现出聚焦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和重点地区的趋势。但是,还存在着政策的有效性有限,未形成合力; 农民参与度低; 使用环节缺乏激励政策等问题。[结论]建议出台区域生态补偿制度,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鼓励终端产品使用和消费等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生物质资源就是秸秆,为了能够实现资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将秸秆转换成为更加具有价值的第二代生物质燃料化学品是一种主要的方式,其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战略,这也是未来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方式。对此,文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将秸秆生物质转化成为燃料化学品的主要工艺技术,使其能够更好的被工业化发展所应用,实现带动农业发展的转型,有效地缓解全球能源危及所带来的压力的同时,也能够解决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