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会监督在全球卫生医疗支出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对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本文首先梳理了代表性国家的卫生健康行业财会监督体系,归纳出两类典型的顶层设计思路,即“单向式”和“双向式”。前者强调独立性和专业性,后者则重视行政执法和权威性。随后,在回顾了医疗单位、外部审计师和政府三类监督主体对医院财会监督效果的相关文献后发现:医院自身发挥财会监督作用的基础因素是内部治理结构,制度环境、医疗市场化水平和医院所有制结构是影响内部监督效果的外部因素;中介机构执业监督成败关键是外部审计师的监管压力与诉讼风险;政府对卫生健康领域的监督能否具备权威性、专业性和独立性是财会监督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财会监督体系是各类监督主体相互影响的过程,并提出后续研究应进一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财会监督各类主体、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层面拓展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祝继高  龙沐晨  朱佳信 《财经研究》2021,47(11):139-153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渐成为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然而,许多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面临外来者劣势,包括受到合法性质疑,面临退出威胁.文章选取柬埔寨泰文隆水泥有限公司的案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识别了外来者劣势的来源,探讨了外来者劣势转化为优势的模式.文章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道国政企关系和产业链关系是外来者劣势的重要来源;第二,伴随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展,克服外来者劣势的焦点从国家层面逐渐转到产业层面,外来者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关键在于匹配合理的产业链网络;第三,母国政府支持、技术转移和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外来者的产业链劣势转化为优势,克服外来者劣势的模式可以总结为多网络差异化模式、外来者集中化模式和产业组织集中化模式三种.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支持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审计报告提供者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报告的主要需求者被审计单位、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进行了问卷调研,研究发现,约七成调查对象认为我国审计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审计报告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对现有审计质量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也面临相应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审计质量与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差距较大、注册会计师同业和供需之间市场竞争环境存在矛盾、注册会计师行业数字化建设落后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4.
依托财政风险框架与会计视角,通过规范分析,得出政府隐性负债是未列示和披露在财务报告中的支出责任,政府隐性负债可分为直接隐性负债和或有隐性负债两种。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对PPP项目的四种支出责任,得出PPP项目政府隐性负债的形成过程和确认标准,发现可用性付费方式下产生政府直接隐性负债的概率最大,风险承担与配套投入承诺易产生政府或有隐性负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