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2.
影子银行体系创生于全球金融最发达的美国,可以说,影子银行已经深刻改变了美国的金融结构与金融运行的模式。在最近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中,影子银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危机以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FSB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研究分析如  相似文献   
3.
政府审计引入社会审计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但是两者在行为上存在着差异,成为协同审计中的阻碍。文章从组织趋同角度分析了行为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克服差异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审计小组合理分工、采取合理的外包方式等措施能够有效克服两者行为差异带来的困扰,提高审计效率,优化审计成果。  相似文献   
4.
韩雨晴 《商》2015,(2):93
电子商务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多样化的重要表现,电商的兴起可以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互联网为依托,在互联网这个相对开放的平台之上,实现的网络购物,客户之间彼此的一种网络交易以及在线支付的商业运行模式。我国的网络购物近些年来的增长形势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但在其中又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当前我国网络购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应对措施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历史经验表明:银行业国际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实力紧密相关,银行业“走出去”应当跟上整体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节奏。银行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战略I生安排,需要循序渐进和多阶段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6.
7.
基于跨国调研数据,将主观因素融入金融稳定性的分析,实证检验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对于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众对金融机构信心的增加会显著提升金融稳定性,对降低银行、货币与主权债务风险也有显著影响.同时,金融发展程度在公众信心影响金融稳定性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金融加速器"作用;当一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时,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提升对于金融稳定性的促进效应会更为明显.为更好发挥公众信心对金融稳定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注重公众信心的稳定与提振,推动公众信心与金融市场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年轻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时,低收入地区社会保障赡养负担和缴费率上升,实际收入下降,进而引发更多人口流出,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数据分析了三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表现。分析发现,“区域独立”和“全国统一”模式均未能实现效率最优,前者导致各地实际费率差异和劳动力流动规模过大,而后者则过小,存在一个帕累托效率最优的“相互调剂”模式。然而,如果兼顾公平性,只需付出微小的效率损失就可以大幅增进区域公平,加大跨区域调剂力度的“公平—效率转换比”极高。实证数据显示,当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已接近效率最优,但仍需大力推进公平性。未来推动区域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应当加大调剂和统筹的力度以及对人口流入地区的社保稽核力度,并预防人口过度流动带来的区域发展失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