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有“利润加储量”的评估方法应用于资源类公司仍在某些环节出现悖论。本文认为,资源类上市公司的价值构成应包括矿权重估溢价、正常开采投资收益及个别公司的超额利润。其中,采矿权重估溢价的潜在收益应是在矿权未市场化之前的资源类企业获得的特有收益,但其收益期和相应的折现期也因矿权的逐步市场化而受到采矿权有效期的限制。本文用简单模型估算了主要资源类上市公司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2.
3.
防患未然: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的未来赤字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军蕾 《国际贸易》1997,(10):39-40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 “双顺差”的现象,即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有流入大于流出。对此,学术界的焦点集中在顺差的利弊及对策上,较少研究经常项目顺差的可维持性。然而,中国目前的经常项目顺差难以维持,尤其是实现了该项的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出现逆差的可能性很大,国家金融部门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