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本文运用实际经验数据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有企业管理层存在整体激励不足、激励方式单一的问题。本文认为,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构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员工成为企业知识创新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很多研究关注如何激励和促进员工的个人创新。认为个人创新既可能成为企业知识创新的推动因素,也可能成为阻碍因素。企业对知识创新的重视会增加员工以知识为基础的个人权力,这可能会带来企业内部组织政治行为的增加,形成知识创新的内耗。因此,企业在强调激励个人创新的同时,也要注意约束知识创新所带来的个人权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发生协议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特征进行了GLM检验和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我国发生协议收购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呈现出绩效差的特征,而是呈现出股权集中度低、规模小的ql显特征.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尚未构成无效控制权的治理机制,无法支持有效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纳什谈判解的概念,从“专有管理才能”的间接交易这一角度分析控制权利益,认为:控制权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所有者获取“专有管理才能”所支付的代价,是“专有管理才能”的间接定价形式。本文分析的主要政策含义是:控制权利益对于管理者有激励作用,过度强调对控制权的限制可能会损失“专有管理才能,”这将成为公司治理的机会成本;限制控制权利益不能单纯地通过减少管理者手中的权力,更重要的是依靠产权排他性权威形成的有效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向具备专有知识的员工分权是知识经济下企业不可避免的一种制度趋势,很多研究论证了分权在获取专有知识方面的效率。然而,知识守护问题则是知识经济下企业分权的困境。由于知识守护的存在,单纯的权力下放并不能实现权力与知识的匹配效率,知识守护构成了企业向专家下放权力的制度阻滞,约束了企业分权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控制权协议转让通常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然而控股股东的更换是否能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控股股东的更换效率受投资者保护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存在较多的无效率交易,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公司绩效,这在股权转让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经典激励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不是一项或几项单一激励措施的实施,而是一个整体激励体系的构建.因此,在构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坚持一体化建设原则、适当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经典激励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激励不是一项或几项单一激励措施的实施.而是一个整体激励体系的构建。因此,在构建国有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坚持一体化建设原则、适当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协议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主要方式,然而协议收购的效率如何在现有的研究中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文章以2000年至2004年的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事件为样本,分别从会计收益和市场价值两个方面对协议收购的整体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协议收购整体效率较差,并且股权转让比例较低的协议收购效率低于股权转让比例较高的协议收购。  相似文献   
10.
协议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最为主要的形式。文章以2000年~2003年期间发生协议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收集样本公司2000年.200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效率较低,并且,协议收购的低效在股权转让比例较低的交易中表现的更为明显,这是一个监管者应当予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