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5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121篇
经济学   63篇
综合类   54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31篇
农业经济   48篇
经济概况   7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产销平衡法计算出国内葡萄干消费量,分析其消费变动特征。基于2010~2016年国内葡萄干人均消费水平,构建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未来葡萄干国内消费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葡萄干人均消费量0.24kg/人,消费总量34.42万t,产量23.62万t。2014年后,中国葡萄干消费量和产量产生供需缺口,呈现扩大趋势,2020年供需缺口达10.8万t。研究结论:未来中国葡萄干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2.
特色农产品产业兴旺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等一系列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陕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现状,提出了营销策略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陕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水准,推动区域农业升级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党咨文 《经济师》2015,(3):16-18
经济发展的实质就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就是不断优化和建立新的生产函数的过程。我国经济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但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制度创新的质量和水平。科学技术等要素资源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跨越才有可能,要素效能才能充分发挥。"制度重于技术",越是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发展,越需要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制度最基本的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制度变迁就是人们不断降低成本的过程。文章在阐释制度涵义与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七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奇志 《经济师》2005,(7):108-108
文章以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为基础,研究了投资心理对证券交易量的影响,并基于Odean的收入效应假设和Statman和Thor-ley的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和交易量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了市场收益率确实会影响交易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本文针对陕西省目前的就业问题,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创业促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就业管理与服务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我国旅游教育的特点及其任务□党金学陈锋仪一、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及特点我国旅游教育始于80年代初期,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我国旅游教育就其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越来越大,但办学效益不高。2开设专业越来越多,但重复现象...  相似文献   
7.
当前,邮政已处在了“两难”的境地。作为企业,应该追求效益最大化,而邮政的普遍服务是不计成本地保障公民的通信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尤其在边远广阔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区情,新疆邮政的普遍服务所造成的亏损已经制约着新疆邮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府具有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但如果企业过度依赖政府.必将影响企业的良性成长。  相似文献   
9.
10.
科龙“易主”掀巨澜从一个乡镇农机维修小厂,到中国第一大制冷企业,而后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集团,科龙在外人眼里,无论是产权结构、管理体制及创新机制,均堪称中国乡镇企业的典范。然而,科龙连续9年保持中国制冷业销售第一的业绩,在2000年被轰然打破。也就是这一年,一个真实的科龙凸现出来:“大企业病”缠身,机构臃肿,冗员多,发展缓慢,决策层知识结构低下,多年来维持“粗放”式经营……众多问题集中暴露在2000年,该年度出现6亿多元亏损似乎顺理成章。据科龙方面透露,痛定思痛,经过一年多的调整,科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