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当前我国正大力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但由于理论上的不成熟以及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各地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境。基于政府范式转换的视角,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是使观念范式得以根本转型,同时在其主导下实现规则范式的政府制度转型以及操作范式的行政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2.
在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立场上,我们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经济发展,从基尼系数看,我国的收入分配出现了严重不公的现状,产生这种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注意的是收入分配不公所产生的社会危害,由此,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出了质疑,以此提出了对公平的期望。  相似文献   
3.
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泛珠三角”政府合作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论述了区域公共管理内涵及其作用,结合实际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泛珠三角"区域公共管理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实现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为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提升地方综合发展能力的关键性问题。目前我国由于缺乏系统完备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决策领域,普遍存在公众参与层次较低、公众参与失效等诸多问题。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要得以有效发挥,离不开公众参与子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将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过程和实现过程与决策公众参与系统进行整合,构建出我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系统的运作模型,主要包括:需求显示机制、决策参与机制和方案选择与评估机制、监督实施机制、评估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举措与行为。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开始逐步生成。文章以长三角地方政府问的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困境,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彭正波  李耀东 《乡镇经济》2008,24(12):17-22
城市化给城郊结合部带来了先进的物质文明,但无形中吞噬了农村用地,也在无意中侵蚀了农民的精神意识。文章针对桂林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描述现实中失地农民的精神生活状况,揭示失地农民精神生活突显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8.
从贫困到社会排斥:理论演进与政策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贫困到社会排斥,体现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均不会轻易承认贫困问题的存在。贫困的概念逐渐被另一个词语社会排斥所代替,同时也赋予了广泛的内涵,已经成为福利国家新的思维方式。社会排斥的过程是动态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社会排斥不仅仅是单位和个体的因素,既有的政策失败及不足也很容易产生排挤。社会排斥的原因外源上来自于全球化带来的进步与贫困,内因则是福利国家的失灵和社会的变迁,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泛市场化基本教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社会排斥的政策构想,政府应实施积极地干预,在经济上积极实施就业政策,政治上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动员社区和地方参与都有利于抗衡社会排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城市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领域,存在着公众参与层次较低、公众参与失灵等问题。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作用能否得到实现,离不开公众参与子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实现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过程和实现过程与公众参与的系统整合,以此构建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运作模型。  相似文献   
10.
农村制度环境的变化直接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发展,也可通过作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间接促进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筹资和决策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构成了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政治环境。将农村制度变迁和公共产品供给演变作为构成要素,构建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并且反思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农村社会组织应当规范其内部的管理机制,并且不断挖掘其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