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51篇
运输经济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6年12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第92号总局令《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这是总局继公布《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后,制定的第四件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配套的规章。该规章的颁布对于健全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监管,完善起重机械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进一步防止和减少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2年第4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谁对这起停产事故负责》(以下简称《负责》)一文,涉及到缺陷产品的损害赔偿、行政部门处理产品质量民事纠纷的职责方式以及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是否同时追究等法律问题,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对关于这方面的规定,是基层执法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质量纠纷案件的根本保证。由于该文交待的事实不够清楚,下面,笔者就可能存在的情况谈谈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3.
2002年第3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伪造许可证还是无证》一文,对某水泥厂经销部销售标注过期生产许可证标志的水泥违法行为一案,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意见:一是定性为伪造质量标志,按照《产品质量法》关于伪造质量标志的处罚规定处理;二是定性为标识标注不规范,按照《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责令改正;三是定性为销售无证产品,按照《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实施细则》有关条款处理。笔者认为,本案定性为销售无  相似文献   
4.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2004年第2期刊登的《四家企业共用一个生产许可证如何处理》一文,就某电缆生产企业(以下简称A集团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在改制后如何标注、使用生产许可证标记、编号的问题,提出了四种处理意见。笔者认为,这四种意见均不够完善、准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里程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对地铁车站防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地铁车站火灾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数值模拟、现场模拟和比例模型模拟等,从经济性、适用性和易操作程度上来看,数值模拟都具有优势,因此,也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文章根据目前地铁车站火灾数值模拟的现状,分析模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4年第10期刊登的《剧毒农药酿白酒如何处理》一文,笔者认为应对该文所述案件按照无证生产查处,同时,将本案移送卫生部门调查处理为宜.下面,本人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所谓“陷阱”取证,是指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假扮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进而查获生产者、销售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并对其予以行政处罚的一种取证方式。由于近年来制假、售假活动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狡猾,一些地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人员或多或少地采取此类方式,查明行政相对人违法事  相似文献   
8.
本期"案例沙龙"讨论的案件,是一起确定气瓶定期检验责任主体的案例.要准确认识这个问题,妥善处理这个案件,必须对气瓶的特点,气瓶安全监察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采取的气瓶安全监察措施,以及现行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作一个简单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2002年第8期《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刊登的《拆封、变卖封存的假劣产品该罚几次》一文,案例的关键是如何认定生产者违法行为的个数。如果认定生产者的行为构成两个违法行为,那么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对两个违法行为都予以处罚;如果认定生产者的行为构成一个违法行为,那么只能按认定的一个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笔者认为此案的生产者实施了两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4年第12期刊登的《使用未经检验气瓶该怎样处罚》一文,就溶解乙炔气瓶、二氧化碳气瓶未经定期检验的违法充装行为的处罚问题,应当适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还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提出讨论。笔者认为,处理这一问题应当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