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91篇
工业经济   137篇
计划管理   340篇
经济学   247篇
综合类   91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293篇
农业经济   161篇
经济概况   20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2年美国跨国公司频繁爆出会计作假丑闻,安然、世通、施乐等名跨国公司均卷人会计作假的旋涡之中。受事件影响,美国股市股价狂跌.投资信心受到重创,波及到美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在此背景之下,美国政界发动了一项旨在打击公司腐败与会计欺诈,保护股东利益,恢复投资信心和股市繁荣的改革。作为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2.
3.
中泉公司自1983年始派出了第一批船员,八年来,公司致力巩固和拓展外派海员业务,累计派出船员上千次。创社会效益近1亿元,公司还有近千名短期近海渔工外派在台湾渔轮上作业。我们从外派海员业务的发展中体会到:要不断提高外派海员素质,必须致力加强海员培训。结合实际建立基地1、基本设施公司于1983年建立泉州国际海员培训中心。早期租用训练场地,经几年筹建,1991年建成培训中心大楼(五层,共5000平方米),拥有教室、办公室、会计室、宿舍、食堂和训练场地等配套设施,可同时举办2—3个培训班,可容纳学员100  相似文献   
4.
5.
引导、扶持并确保农民成为市场主体杨世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农民这个主题,探讨的是两者关系问题,非指单纯的农民问题,亦不涉及农民的所有问题,核心是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问题。这关系到9亿农民的前途,关系到农村改革的目标,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进步是振兴经济的“牛鼻子”──学习邓选《三卷》的认识和体会杨世铭邓选《三卷》汇集小平同志的119篇重要文章、谈话以及有关批示、题词,集中反映了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步深化、完善以至形成的过程。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小平同志的主要理论观...  相似文献   
7.
印制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中电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撑件。它提供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随着电于技术的飞速发展,PCB的密度越来越高。PCB设计的好坏对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因此应符合抗干扰设计的要求。要使电子电路获得最佳性能,元器件的布置及导线的布设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宁波贝发集团总裁邱智铭宣布:美国世孚公司与贝发集团已签订和解协议,并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撤回对贝发“商业外观权”侵权指控。至此,2003年7月贝发集团遭侵权指挥后果断应诉,独挑美国“307条款”最终与世界对手握手言和,我国制笔行业知识产权第一案以贝发集团突破美国贸易壁垒而结案。  相似文献   
9.
《京都议定书》生效只是人类保护气候行动的一个阶段性进展,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框架何去何从已迫在眉睫。“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设想旨在建立一个类似于西方七国集团的制度机制,取代《京都议定书》体制,以促进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作者评述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战略设计,分析了“气候变化20国领导人会议”的法律地位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意愿,提出了中国在后京都谈判中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