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爱民 《生产力研究》2007,(6):90-91,101
文章考证了国外城市住宅消费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着重研究了国外在解决城市低收入阶层住宅消费问题中的政策实践,认为国外住宅消费保障制度在解决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住宅消费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2.
尝试性地提出住房保障制度并轨的观点,认为这种并轨应该包括短期并轨和长期并轨两个层面.在短期内,应该推进租售并举的经济适用房发展模式,提高租赁型住房保障比重,逐步将租赁型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并入到租房保障体系;公积金管理实施“准银行式”的模式,实现保障资金的跨区域流动;长期内,应该构建多层次、梯度性、差异性的租房保障体系.同时,推进租房保障资金的准商业化、市场化运行模式,提高保障资金供给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关注经济环境与调控政策等共同冲击对区域房价的影响,强调重大事件与我国房地产市场变动的内在关系;试图从同期相关视角出发,构建区域房价的共同因子模型,并利用2002第一季度至2012第四季度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房价受经济环境与调控政策两个因子影响;(2)相对于其它经济事件,次贷危机对我国各地区房价的影响最大,相对于其它时期的房价调控政策,2003年-2008年的调控政策更为有效;(3)各地区对共同冲击的反映是异质的。从而,政府在制订房价调控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市场反应,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协调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4.
连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利用公共租赁住房有效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前提,适宜的融资模式可以使公共租赁住房拥有良好的资金循环系统,确保资金的持续稳定.文章以综述的方式总结亚洲、欧洲、美洲以及我国的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并将国内外融资模式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融资的发展提供启示,获得解决融资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今出现的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数控编程与加工教学和数控机床实训环节易出事故、机床损耗严重、费用高等特点,论述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产生、作用、功能,以及在数控专业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使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软件,体现了数控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镇公共住宅保障制度伴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而不断发展,其建立与完善历程具有明显的曲折性。首先梳理了城镇公共住宅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及特点,继而剖析了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中国城镇公共住宅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后小康是指生活水平实现小康之后到富裕前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居住、工作、生活方式将发生很大变化,更加注意住宅环境和住宅功能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大都市住宅消费倾向的研究,探讨了后小康时期的大都市人居模式的变革,并针对这种人居模式提出了适应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进入WTO后,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必然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范围贸易壁垒和关税的逐步取消,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获得资源和分销渠道的机会也将会前所未有的增加。尽管在许多商品和服务领域,中国仍然是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市场,但是中国企业不应该拘泥国内市场,而应该将视野放得更远,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使各个交易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降低了风险和成本这一个过程的完成,不仅有其实践的需要,也具有理论的支撑.本文基于产权的视角对房地产证券化的基础理论进行探寻,提出房地产金融产权的概念及房地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房地产金融产权的特点、内容以及它在房地产证券化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升级,住宅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的重点。在住宅潜在需求很大的今天,住宅消费融资是把住宅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文章从国外住宅消费融资模式的比较与经验借鉴出发,结合我国现行模式的特点和当前的经济状况,对我国的住宅消费融资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