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1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价值链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宁 《价值工程》2006,25(10):42-44
只有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研究,才能够真正了解企业竞争优势的各种来源。本文论述了价值链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调了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必须综合考虑价值链上的所有相关活动和环节,同时不断地改进、调整及完善价值链,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3.
4.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合作经济组织地域模式探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曾尊固  熊宁 《经济地理》2000,20(4):67-7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本文依据在江苏农村实地调研的信息,首先探讨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运作的绩效,进而归纳出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合作经济地域模式,探讨其运行方式及其在不同农业部门,不同经营环节,不同地域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熊宁 《经济纵横》1998,(6):25-27,9
新形势下推动再就业工程的对策探讨熊宁再就业工程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实施再就业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把它置于当前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置于国家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下...  相似文献   
6.
熊宁  朱捷 《经济地理》2005,25(6):864-867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文章建立农业增长方式模型,评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状况。通过分析农业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弹性系数和农业产出增长集约度的变化来证实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农业增长的源泉。从资源配置的矛盾中分析农业发展的前景。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视角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试论调整农业结构与构建区域特色农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宁  曾尊固 《经济地理》2001,21(5):564-568
本文从阐述世纪之交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入手,分析调整农业结构与构建区域特色农业的关系,进而就构建区域特色农业问题提出若干理论思考和实证探讨。  相似文献   
8.
虚拟培训作为新的培训模式,从实现成本和收益最优化方面都是传统培训模式所无法比拟的。本文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原则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这种新的培训模式能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带来更多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我国小城镇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因素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文国  熊宁 《经济地理》2003,23(1):42-46
作者认为有三种因素制约①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即资源短缺、制度性缺陷和知识缺陷。文章着重研究小城镇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因素。并把资源分为两种类型,即必需性资源和特色型资源,前者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后者包括特色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区位与交通资源。必需性资源是城镇所必需的资源,一旦缺乏则必然导致小城镇不可持续发展;特色型资源是为少数城镇所拥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吸引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经济资源,从而促进这些城镇的发展。缺乏特色型资源并不必然使小城镇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如果一个城镇既缺乏必需型资源又没有特色型资源,那么该城镇必然是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诊断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的路径,为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方法]基于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部门建立的9套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指标体系的梳理,结合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的内涵,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资源环境3个准则层选取24个指标,构建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利用熵值层次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应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小城镇进行可持续建设水平诊断。[结果]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不高,尤其是经济建设比较落后。一方面以农业为主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经济结构亟待升级转型。另一方面,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镇区人口集聚能力不足,限制了经济发展。通过对样本镇的聚类分析,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分为较强、一般、较弱3类。[结论]提高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经济建设水平关键是要依据自身资源禀赋调整经济结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以依托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通过优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镇区工业园;同时可以依托新农村建设发展乡镇生态旅游项目,从而带动镇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