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桂敏 《经济界》2012,(5):40-43
我国低碳转型需更多地依赖政府主导。然而,由于转型目标约束力较弱,使得各级地方政府低碳转型的动力普遍不足,导致政府主导乏力。因此,硬化低碳目标约束力,激发其低碳转型的内在动力,是强化政府主导力的根本;实现政府经济调控职能和管理方式向低碳管理转型,扮演好低碳制度的供给者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者、低碳行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低碳转型系统工程的组织协调者、低碳技术的指导者等角色,是强化政府主导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天津作为高端制造业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通过培育产业链是形成这两个基地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对国内先进地区培育产业链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天津制造业产业链现状和突出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归纳分析,提出了政府支持建成产业链过程中比较全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规划对城市科学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一)规划是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指针、龙头和基础 1.规划是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规划是政府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出的战略谋划与总体部署,是城市经济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循环经济已从先进的理念,上升为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十七大更是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可以预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循环经济行将成为我国的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天津作为全国第三大直辖市,作为国家配套改革实验区——滨海新区的所在地,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更应率先发展循环经济,为区域乃至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5.
一、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1.静脉产业的概念。如果将人类经济活动中的物质流动形象地比做人体的血液流动的话,那么循环经济就是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物质流体系。根据物质流动的方向,可以将承担从资源——产品——消费过程的产业称为动脉产业,而承担将废弃物收集运输、分解分类及再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过程的产业称为静脉产业。静脉产业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如同将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  相似文献   
6.
牛桂敏 《经济界》2006,(2):47-50
随着循环经济模式在我国的逐步推进,企业经营环境将呈现出六大变化趋势。在此趋势下,我国企业的经营战略亦将逐步实现向清洁生产战略、物质循环链拓展战略、生产者责任延伸战略、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战略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8.
生态觉醒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生态环境负效应。生态失落是产生生态环境负效应,导致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根源。生态觉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生态城市则是从生态觉醒到生态自觉所要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一种超越单纯经济范畴的全新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它代表了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的新的发展趋势,是产业链的有机延伸,是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它更是相对于传统发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桂敏 《经济界》2008,(1):65-68
传统企业技术创新是单纯效益取向的,存在着生态缺陷。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求企业从技术刨新观、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模式、技术选择原则以及技术体系等方面,全面实现由效益型向生态型的转化,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使技术创新能够真正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