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秦珞涵  王萍 《技术经济》2015,(1):69-76,108
收集了自2009年以来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审批的全部IPO项目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保荐人制度背景对项目过会率影响的无效性。指出:在中国复杂的制度环境下,地方证券金融监管有助于减少证券市场的"市场失灵"和其他问题造成的无序和混乱、提高市场效率,是金融服务创新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在对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代表的新型产学研合作开放创新模式进行深入观察的基础上,集成开放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嵌入理论,提出了基于人力资本的嵌入式开放创新理论,阐述了其内涵和外延,构建了其理论框架,探讨了该理论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已有研究表明,私募股权投资(PE)的入股及减持会引发企业盈余管理力度的调整,进而影响企业的盈余质量。那么PE的持股和减持是否也会造成企业股价的异常波动,从而损害中小股民的利益呢?本文选取创业板355家有减持行为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股票超额累进收益率(CAR值)为因变量,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PE减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CAR值的影响。研究发现,PE持股与IPO企业股票的异常波动没有显著关联,但PE和大股东减持与股票的超额累进收益率正相关。PE与大股东在减持过程中对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掠夺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4.
文献研究表明,PE入股是企业盈余管理重要触发因素。本文选取了中国4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PE入股、背景、声誉、减持等变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PO前,PE入股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度,对应计盈余管理却没有显著影响。同样的,长期PE及PE声誉变量对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作用,但这一作用在应计盈余管理上未能体现;IPO后,PE入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再显著,但长期PE与PE声誉变量仍然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