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村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是否有显著影响,影响多大?为研究此问题,本文在新古典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构建了中国特色的人口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验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消除城乡差距,但对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发挥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持久收入假说是弗里德曼提出的著名假说,它是否适应中国的实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持久收入计算方法的探讨入手,分析了估算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此为基础,通过协整分析验证了消费与持久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持久收入是影响中国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失业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大难题,解决失业问题应拓宽思路,寻求现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两极分化”研究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失业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大难题,解决失业问题应拓宽思路,寻求现实可行的方法。一、增加就业、减少失业是我国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长期失衡必然使失业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首先,从供给角度说,由于以下三个因素我国劳动力供给将长期过剩:l、劳动年龄人0的过快增长是我国失业人D长期存在的源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0的自然增长为劳动力的供给提供了雄厚的基础。据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的资料,“九五’饿问,按照目前妇女的生育水平、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9预测,我国平均每年将出生2060万人,净…  相似文献   
6.
梁纪尧  董长瑞 《山东经济》2006,22(1):13-16,20
消费占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二,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此消费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自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假说以来,对于消费问题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广大经济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重点对消费进行了深入研究,创立了不同学说,对消费理论作出了不同贡献,为实际经济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寻求理论上的借鉴,本文通过建立模型、科学测算经济变量、实证研究分析了前期消费、暂时收入与现期消费的关系,在本文研究的范围内得出现期消费主要取决于前期消费的结诊。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分配的特点及其克服措施董长瑞,于凤芹通货膨胀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但它的实质却是经济利益的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关系是通过货币和货币流通来实现的。物价的上涨,货币价值的下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实际收入,造成利益的再分配。在一定...  相似文献   
8.
网络投机消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网络消费者有限理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消费者的损益分为"心理层面的正效用"、"心理层面的负效用"和"实质性的负效用"三种类型。系统分析了不同预期类型的消费者进行网络投机消费的损益情况,并通过阐述不同损益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提出了对网络投机消费进行规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2005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讨论的重点话题和主题。“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方式、理念的进步与完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要求。在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的情况下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目标虽明确,道路却艰难。正视不和谐才能建设和谐。因此,我们应通过经济的“绿色发展”解决不和谐因素,置社会的和谐于经济的“绿色发展”基础之上。为此,本文分析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认识;进而分析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继之解释何为经济的“绿色发展”?如何通过“绿色发展”,解决现实中的不和谐因素,创建社会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0.
代际收入流动是研究收入不平等代际转移的一个重要视角,其深层次理念是实现一个社会的机会平等。早期学者以微观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了研究不平等代际转移的基本理论模型。迄今为止,这一研究范式仍是代际收入流动研究领域中的主流视角。此后,很多学者展开了大量的实证和政策研究,主要包括代际收入弹性研究、代际收入流动趋势及国际比较以及代际收入流动政策含义的研究。集中梳理和总结有关代际收入流动理论模型、经验研究等相关文献,对代际收入流动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