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简政强镇"改革,使乡镇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由"权小责大"向"权责一致"转变,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这一改革仍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因此,必须从形成改革共识、理顺行政体制、转变职能定位、保障执法权威以及加强权力监管等方面构建"简政强镇"改革的实现机制,才能从体制和法制上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论单中心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对大都市区治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单中心治理理论(一)单中心治理理论的理论假设传统的单中心治理理论认为单一的、大规模的等级制组织是最富有效果和效率的最高政府形式。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1、城市公益物品和服务是相对同质的;2、城市投票者对城市公益物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的偏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破解镇级治理结构与区域发展的矛盾,为经济转型升级扫清障碍,广东省“简政强镇”改革突破传统改革的套路,尝试了许多创新性举措。但改革也面临着诸多的体制性障碍。本文试图总结改革的经验,分析改革面临的体制性障碍并探索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城中村改造是地方政府实现彻底城市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首要目标。以往的政府为主体的城中村改造模式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抵制,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应改变传统的主导角色,定位为公共服务的安排者、公共政策的供给者、改造过程的监管者、利益关系的协调者,为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利益分配不均是当前我国社会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并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解决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长远进步。利益分配不均在目前主要表现为非法获利现象尚未得到有效的抑制,利益关系严重失衡,新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发生作用,由此引起社会矛盾突出和不安定因素增多。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的变化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提供了条件,同时现行制度不健全、改革不配套和渐近式改革中寻租现象的存在也是利益分配不均产生的重要原因。缺乏公平和正义,社会秩序不能维持,而只有确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秩序,才能为其它的经济运行秩序提供牢固的基础,保证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