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借鉴产业组织学的基本思路,本文探讨中国开放式基金发行的影响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如果某一类型的基金前期业绩表现较好,则该类型基金推出的可能性就较大。此外,规模较大或发行经验较丰富的基金公司,其新基金获批的可能性也较大。本文的这一发现不仅有利于投资者客观认识基金发行的决定因素,提高其投资的理性程度,而且有助于基金公司在发行市场上增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5月25日 美联储应继续调高利率;《中国证券报》2005年5月25日 人民币汇改是慢活 方案不会仓促出台;《每日经济新闻》2005年5月24日 横跨亚欧总长1770公里的全球最长石油动脉贯通;《经济观察报》2005年5月22日 拿下长北气田 壳牌石油欲通吃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国际先驱论坛报》2005年5月20日 欧中竞争与伙伴关系并存。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合格投资人制度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建立该制度的重要经验,并结合我国合格投资人制度的发展现状,指出加快合格投资人制度建设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字     
■5227.8亿美元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2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3.2%。其中:出口2764亿美元,增长33.2%;进口2463.8亿美元,增长13.7%。■1.8%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1.8%。■4968亿元国家统计局6月2日发布的报告显  相似文献   
5.
论坛     
中国贸易博览周 由新西兰贸易发展局、新西兰外交与贸易部、新西兰民族事务部、新西兰奥克兰市、新西兰雇主和制造业协会、新西兰镜报、新西兰亚洲基金会联合支持,举办的新西兰中国贸易博览周将于今年8月8日至14日在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举行。  相似文献   
6.
以2004-2009年的A股IPO公司为样本,我们探讨主承销商分析师买入推荐的可信性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市场表现较差时,主承销商分析师倾向于给出买入推荐。此外,相对于主承销商,市场更相信其他券商分析师给出的买入推荐。我们还发现,其他券商分析师也能够识别主承销商买入推荐所包含的乐观性偏差。我们的这一结论为主承销商分析师所面临的利益冲突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不仅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也有利于监管当局对证券分析师行业对症下药,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5~2009年的43104个分析师预测为样本,研究中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在样本区间内,尽管证券分析师预测活动日益活跃,但预测误差有轻微的上升趋势.本文还发现,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和每股收益的波动性、个股日收益率的波动程度、上市年限呈正向变化,同分析师跟进人数、预测前的平均股价呈反向变化.最后,对于具有高增长前景或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分析师的预测误差则较大.这一发现对学术界和实务工作者客观认识中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字     
1.3万亿美元 商务部4月28日发表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5年春季)》指出,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基本上是有利的,但制约因素有所增加,因此,2005年全年进出口增长速度将比2004年有所回落,预计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将超过1.3万亿美元,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9.
用Baidu指数作为投资者"信息获取行为"的代理变量,以2007-2011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事件为样本,本文重点探讨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这一基本问题。结果表明,在"业绩预告"公布之前的四个交易日内,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力度日益增加,并在预告公布当日达到顶峰,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McNichols and Trueman(1994)关于"公开信息披露刺激投资者私有信息获取行为"的理论推断。本文接下来进一步探讨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活动是否影响到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业绩预告"前投资者信息获取力度的增强,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即时反应却较弱。这说明,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行为具有价格发现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对"业绩预告"的信息作出反应。此外,本文还发现,随着投资者信息获取行为的增强,股票交易量也显著增加,从而呼应了信息获取影响股价变动的观点。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投资者具有信息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和国际学术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但其所有权和控制权并不分离,我们称其为"金字塔结构之谜",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时,这一现象尤其明显。本文还发现,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平均为33%,远远高于CDL(2000)东亚经济体的样本均值。此外,家族作为终极控制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占较大比例,大大高于早期的样本;和其它东亚经济体相类似,家族倾向于以较少的现金流量权获得较多的控制权,与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性质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