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9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刘孝赵  吴振磊  张锟 《价值工程》2012,31(9):149-150
提出一种以AVR单片机ATmegal6为核心、以nRF2401和ADNS-7050芯片为控制对象的无线激光鼠标设计。介绍了nRF2401和ADNS-7050的主要特性,设计了电压转换电路,解决了硬件电路设计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模块在运行过程中,性能可靠,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2.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就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背景与意义、概念与主要内容、理论与实践的演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此方面文献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吴振磊 《价值工程》2014,(25):65-66
本设计是智能家居中的一个项目——自动窗帘,其主要是根据室外环境亮度实现窗帘的自动拉合,文章从整体上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光控自动窗帘设计方案,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建设"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载体,通过载体建设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载体建设应围绕"产业布局——城镇布局——教育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四位一体的整体框架来考虑。  相似文献   
5.
吴振磊  吴丰华 《改革》2012,(5):154-159
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改革杂志社、西北大学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暨后改革时代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论坛"于2012年5月11日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6.
郭宁  吴振磊 《生产力研究》2012,(10):254-256
城乡关系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围绕呈现关系问题,大体形成了强调"城市(工业)偏向"和"农村(农业)偏向"的非均衡发展强调"城市与农村(工农业)全面发展"的均衡发展理论以及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贫困地区扶贫载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界定了扶贫载体的内涵和外延,指出实现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产品——企业——产业(产业集群)"三位一体的扶贫载体,明确了载体扶贫的方式,并以陕北吴起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四个阶段。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机制建设与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场主体培育成果显著,人本主义理念和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及培养机制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改革理论滞后、国企改革滞后、非国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滞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宏观调控体制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主要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坚持多元化改革的思路,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坚持体制建设和制度创新的改革主线,坚持把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结合改革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有城乡关系理论,两者在城乡关系由分离走向一体化的必然性、社会分工在城乡关系演变中的作用、对城市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存在相通之处。但是两大理论体系在城乡关系研究的理论逻辑、实践指向等方面存在不同。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城乡关系理论为主体,结合现实变化,建立新型的现代城乡关系理论,以推进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方向。而正确理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推进新格局形成的关键所在。从我国城乡关系历史演进中可以看到,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对立而提出的,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城乡间的对立,缩小城乡间的差距,使两者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指在打破城乡分割、城乡对立的旧体制下,在保持城乡发展特色前提下,从经济、社会等方面推进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