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静态视角来看,信任对于减少绝对贫困有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形式的社会资本难以减轻绝对贫困,关于社会资本是否能减轻相对贫困则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动态视角来看,社会资本通过非正式保险的机制平滑消费、减轻暂时贫困,通过促进融资和创业、保护产权、促进公共品提供和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消除长期贫困。总的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社会资本反贫困的积极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本文基于理论评述,提出了深化社会资本的减贫理论机制(尤其是对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资本反贫困机制、改进社会资本测量、加强因果效应识别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两市.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并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具体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与全体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提升这两个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实验方法在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研究中日渐兴盛。在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中,经济学实验主要研究社会困境和合作行为,包括体现社会困境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以及测试那些用于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制度安排和研究资源环境问题中的个人评估等等。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资源环境问题的实验经济学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还需要拓宽研究范围,并加强对政策评价和交叠地带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北京市2009年微观调查数据,首次测量了农民工个人社会资本各因子间的相对重要性、构建了综合指数,并为边燕杰的网络社会资本操作化定义找到了经验依据.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网络存在性别和代际差异,女性在各方面都劣于男性农民工,新生代在大多数维度上都优于老一代;农民工整体内部以及性别、代际内部均存在较大的社会资本的不平等;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型社会资本比老一代的规模更大并有发展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周晔馨  叶静怡 《南方经济》2014,32(32):35-57
近年来,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静态视角来看,信任对于减少绝对贫困有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形式的社会资本难以减轻绝对贫困,关于社会资本是否能减轻相对贫困则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动态视角来看,社会资本通过非正式保险的机制平滑消费、减轻暂时贫困,通过促进融资和创业、保护产权、促进公共品提供和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消除长期贫困。总的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社会资本反贫困的积极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本文基于理论评述,提出了深化社会资本的减贫理论机制(尤其是对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资本反贫困机制、改进社会资本测量、加强因果效应识别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与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文艳  周晔馨  于洪霞 《经济研究》2019,54(11):133-148
本文考察了高校近亲繁殖所构建的强关系社会资本对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了其背后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博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对近亲教师学术产出的质量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机构近亲繁殖率与机构层面的中文学术产出质量呈"倒U型"曲线关系,并且对近亲教师个体的学术产出质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近亲教师学术社会关系网络较为单一,而后者对学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学术产出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这造成近亲教师学术产出的质量显著低于非近亲教师。本文为"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创新和大学治理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城镇化进程既是人口由农村转移至城市的过程,也是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的过程,其对"生活用能需求"的影响相应地有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文章据此构建了一个包含控制变量的城镇化率与人均G D P交互作用的"生活用能需求"模型,并运用中国2003-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初期,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对生活用能具有正效应,但会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结构效应为负.(2)人均GD P对"生活用能需求"的正向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也逐步减弱,但收入效应始终为正.因此总体看,城镇化会提高"生活用能需求",但这主要是由于收入水平提高的结果;仅从人口结构的变动看,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人口由农村转移至城市有利于节能.(3)城镇化进程中收入水平提高和人口结构变化对居民"生活用能需求"的不同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文章的研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镇化节能的国家战略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身份定位模型框架下研究社会网络层次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基于2009年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的计量结果,支持了高层次社会网络影响归属该网络的农民工、使得后者工资水平提高的假设;支持了高层次社会网络除了帮助农民工找工作之外,也可以在就业后通过影响行为模式和生产率来提高工资水平的假设。本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平均处置效应处理可能的内生性偏误,结论通过了较为严格的稳健性检验。政府鼓励农民工构建基于城市就业和生活的新型社会关系以及高质量的社会网络,不仅可能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和相应的工资水平,而且可能提高整个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