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代书院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代时期民间所办儒学读书处多为家族所有的私塾,个别私塾召收异姓学生共同念书,从而成为义塾,但其异姓生员有限.宋初四大书院的兴起,与宋代扩大科举考试有关.唐代文献中的"书院",不过是书房而已.  相似文献   
2.
在环球贸易体系初步建立的前提下 ,明末清初的漳州区域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区域之一 ,明代前期 ,漳州府六县仅有 1 1个墟市 ,基本上属于一个农业区。明代中晚期 ,漳州建立了与日本、琉球、东南亚国家及欧洲殖民者之间的贸易关系 ,月港成为国内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小商品生产较为发达 ,因此 ,漳州的区域市场发展迅速。晚明漳州有 72个墟市 ,清代中期有 2 1 4个墟市。漳州的粮食消费与纺织品消费都依赖海上贸易线供应 ,而漳州主要依靠输出各类商品平衡贸易。它说明漳州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小农经济退居次要地位 ,为市场生产的小商品经济成为主流。这一变化出现于工业革命成果引入之前 ,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市场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清初东南区域出现了粮食过剩的情况,于是,许多农民转而进行经济作物及手工业的商品经济生产,使东南经济日趋活跃,出现了康雍乾盛世的繁荣。然而,小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导致东南区域粮食减产,乃至成为缺粮区,粮价飞涨,老百姓生活困难,出现了闹赈、禁粜、抢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清廷为解决这些问题,拨款运粮至东南赈济灾民,赈济成为国家财政最大的负担。面对这些问题,东南人民出现了两派意见:儒生与城市平民主张禁止经济作物种植,发展粮食生产,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官府支持这种政策。可是,农村的农民与地主为保住较高的利润,却反对所谓的“重农抑商”政策,因而,官府禁种经济作物的政策无法贯彻。不过,清代中期东南区域发生的社会动荡也说明,缺粮至少已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嘉道时期东南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4.
河口考察记     
江西铅山县,河口镇是清代南方著名市镇之一,和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并驾齐驱,被称为江西四大名镇,鼎盛时人口达十万以上。不久前,笔者赴赣东北调查,怀着浓厚的兴趣考察了这一古镇,下面试结合文献资料,探讨若干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占城稻是我国历史上引进的一个重要的粮食品种,历来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但它还是个远未搞清楚的问题。近读到游修龄先生发表在《农业考古》一九八三年第一期的《占城稻质疑》一文,受益非浅,同时也感到个别问题言犹未尽,尚可补充;故撰此短文,敬祈游先生及农史专家指正。 游先生《质疑》一文第一节阐述了占城稻从福建引种江南一带的经过,至于占城稻何时引进中国,仍然是个疑问。该事在历史上有种种矛盾的记载,试作考证如下。  相似文献   
6.
元代福建的泉州港是世界著名的大港,因此,元代福建商品经济的发达闻名于世。福建是 多 山省份,粮食生产不足以供民食,在许多人的眼里,福建是一个落后的省份。那么,元代福 建商品经济的发达是因为泉州港东方第一大港的地位使之成为中国与海外交换的中心、抑或 是由于本省商品生产的发达,推动了商品经济的交换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回答这个问题需要 考察元代福建的商品生产。但以往学者论述元代福建的商品生产,由于材料的缺乏,多与宋 代一起研究,名为“宋元时期”,其实多以宋代元。由于元代福建的方志皆已散佚,有关元 代福建的经济史…  相似文献   
7.
福建在历史上是一个流行溺婴习俗的地区,从唐宋延续至明清,一直到民国时期,溺婴习俗尚存在于福建一些地区。宋代闽人溺女婴,也溺男婴,但溺女婴多,溺男婴少。明清时期,闽人溺女婴而不溺男婴。闽人溺女婴的原因是害怕厚嫁破产。因此,造成明清福建社会男多女少的自然构成,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许多男子无法娶妻,家庭中女性掌权,童养媳习俗流行。  相似文献   
8.
清代福建武夷茶生产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顺治、康熙之际,福建武夷山区发明了发酵茶的制作技术。它是茶史上第三代制茶技术。它的发明为武夷茶开拓了国内、国外市场。在鸦片战争前,武夷茶生产遍及闽、赣七个府州,总产量约达48万担。鸦片战争后,福建产茶最盛时年出口八、九十万担。在武夷茶生产中已出现较成熟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茶厂、茶庄。它是中国土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壮大的一个例证。福建武夷茶生产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衰弱,其原因在于印锡茶叶的竞争、自身质量不稳定、国内税收过重及茶市被外国资本操纵。  相似文献   
9.
闽国是福建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作为五代时期南方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田制在五代史研究方面也有其意义。然而,因材料稀少,迄今尚未有人对闽国田制作过全面解剖,笔者拾掇了一些材料,想对这个问题作些探索,不足之处,还请大家赐正。 一、官田和私田 唐代福建人少地荒,官府在福建一些地方设置屯田官,组织百姓开垦田地,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官田。《莆田县志》记载:“前志称吴兴为屯田员外郎祭之从弟,神龙中以家赀筑延寿陂,溉田万余顷。祭为屯田员外郎,其资历不详,必京朝之官来主屯田,而筑陂、填海、开渠诸事,兴代为之,以长官名义行之耳。则北洋之田固官田也。寄郑褒撰吴兴传,谓兴字长官,误也。元和间,斐次元为观察使,堤黄泉三百二十二顷,岁收数万斛,以赡军需,则南洋亦官田也”。从斐次元组织百姓垦田后能得数万斛粮食一事来看,这些田地确为官田,否则,按照民田“三十税一”或“十五税一”的传统,这些田地的税收最多只有数千斛,斐次元能收到数万斛粮食,应为官田的对半分成租。所以,我们认为,《莆田县志》的作者提出唐代莆田的北洋、南洋之田为官田是有道理的。由此看来,闽国建立后,从唐福建地方政权中接收了大量的官田。 闽国统治者继续实行屯田政策,王审知在福清沿海屯垦,派遣士兵修筑大塘,占计塘两项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10.
近年,关于小生产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引起经济史专家们的注意,有关论文的不断问世,使这一领域的开拓日益深入。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们也感到;日有的概念与体系已无力表现这方面新的拓展,在本文中,我们试图提出“小商品经济”的概念,并辨正和阐释人们理解中的小生产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对小生产的研究早已成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特色,而有关小生产的理论构架,却远非令人满意。我们不否认,在这方面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是人们最重要的参照系数。但是,我认为,对经典作家生活的欧洲来说,小生产仅是经济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从奴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