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的研究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当前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中的研究方法加以梳理,并将这些方法分为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和组合研究方法两大类.分析了情景分析法、指数分解分析法和传统计量法三种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和情景分析下的投入产出、CGE、系统动力学三种组合研究方法的特点、优势和缺陷,得出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容易忽略重要的影响因子,组合研究方法的理论模型更具合理性,但参数的设定与实证过程存在难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测算:模型比较及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数学在经济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同一问题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针对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方法的理论模型与主要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指出各种研究方法(1.情景分析法;2.指数分解分析法;3.结构分解分析法;4.回归分析或MLE法)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局限,给研究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并尝试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回顾了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研究文献,然后以边际减排曲线为分析工具,对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利益分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承诺为依据进行不同交易范围下各国收益分配的实证分析。通过构建两阶段模型,文章讨论了发展中国家未来承担不同减排义务情况下现阶段的最优出口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非附件B国家"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需加强合作以应对利益分配不公,中国需要针对13亿吨最优出口规模,根据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规模调整和制度创新,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础设施,引导企业自律性减排。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但出口产品的国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却有所增加.从减排意义上来说,应该大力扶持国内排放强度较低的出口行业.从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业分析角度出发,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面合作推进较慢的情况下寻找重点行业作为突破口,可以与发达国家建立行业补偿机制、推进高碳密集型产品外包、发展高科技产品并向低能源密集型的服务业转型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Grossman﹠Krueger的污染分解模型,构建了包含有FDI、国内投资、经济结构、技术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垂直专业化程度等自变量的计量模型,以比较FDI与国内投资对排放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外资、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和垂直专业化程度均对中国的排放产生正效应;相反,技术进步对排放产生具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协议下的碳交易走向实际操作阶段以来,国际碳交易价格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巨额剪刀差。文章依照双边交易模型理论分析了国际碳交易结束在各国边际减排成本均衡点,分析了目前出现价格剪刀差的原因,提出中国应加快建设自愿碳排放市场并设立碳排放权储备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