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1.
企业信息资源配置能力与配置效率的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出现盲目求新、求全的现象严重,导致信息技术装备能力的闲置和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远没有发挥信息化投资的效益。本文引入平衡记分卡的思想,对构建企业信息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配置的效率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科学、可行的企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是政府主导型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的成功典范,其资助项目所产出的专利是对其创新活动成果真实、客观的记录。基于DARPA资助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可公开获取的专利数据,结合美国各类政府网站所公开披露的项目信息,从研发布局、重点资助机构、研发网络以及全球布局等角度对DARPA的创新活动进行整体分析,以期为中国颠覆性技术创新政策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对DARPA项目的专利产出激励效果显著;企业和院校/研究所的DARPA项目专利产出量基本持平,但院校/研究所是DARPA研发合作网络的核心和桥梁;DARPA项目专利逾40%布局海外,中国是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着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不同步,导致很多深层次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引入IT治理的思想,对电子政务中实施IT治理的关键环节以及具体步骤作以阐述,探讨了实现电子政务制度与技术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智库人才分类系统为智库人才管理和分析等工作提供了支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智库人才分类进行调研,针对智库人才的特征,设计了研究领域、技术类型和"旋转门"经历三个分类。在此分类系统下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智库人才多为政策研究型人才,基础研究和技术分析人才比例较低;人才的研究领域多集中在国民经济、国际事务与外交以及社会治理,在科技创新、能源与资源、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的人才有较大缺口;具有"旋转门"经历的智库人才占比较低,从学者到官员比例更低。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及产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我国经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与方法及实例,分析县域经济中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文献,从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对产业技术追赶效果评价进行总结和概括。内生增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产业技术追赶效果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这3种理论从技术能力与产业绩效两个方面对现有产业技术追赶效果测度方法进行梳理。分析结果表明,进行产业技术追赶效果评价时,应从测度范围、测度基准、测度维度3个方面综合考虑,后续研究应考虑将技术能力与产业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科学内外对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相关制度的批判完善,基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视域,考察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制度化实践的现实驱动与学理逻辑。其现实驱动主要包括:①公共认知和科研组织模式演进背景下的全球科研诚信危机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制度化趋势;②政府确保国家科技计划诚信、效率与本土效益的刚性需求;③过度依赖举报、舆论和社会道德奖惩系统的显著缺陷。其学理逻辑源自道德哲学、科学哲学、司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统计质量管理学:一是正视“科研建制”社会属性,完善道德自律的制度化规训;二是提升惩罚技术品质,实现基于规则型惩罚的威慑机制;三是缩短介入调查的委托—代理链条,提升科研诚信监督效率;四是引入“统计抽样+AQL”技术策略,建立整体层面的科研质量宏观控制机制。研究结论和论证框架有利于深化各方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和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经验认知,并为管理决策、知识传播和理论创新提供更简明、更有条理的分析框架与认知架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