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4篇
经济学   1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换工作对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的CHIPS数据,分析了换工作对于劳动者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控制初始的收入水平来解决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收入水平较低的样本,换工作对其收入有正的影响,而对于初始收入较高的样本,换工作则有负的影响。如果直接考察换工作对于收入增长的影响,给定初始收入和其他特征,换工作对于收入增长的平均影响是正的。不仅如此,换工作对于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有较大的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中利用分位回归估计了不同所有制部门的工资方程.对于国有部门而言,1991、1993年的结果表明,低分位回归中的教育回报率比较高(1997年的结果没有明显的规律)。而对于私营经济而言,1993、1997年的结果表明,高分位回归中的教育回报率高于低分位回归。这种规律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是成立的。国有部门中处在收入条件分布低端的样本工资增长快于处在条件分布高端的样本,民营部门则没有这样的规律,甚至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3.
利用公安部1998年发布的<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关于子女落户规则的政策变动,我们估计了户籍制度对于城乡婚姻模式和妇女流动的影响.利用2005年全国普查数据发现,取消落户随母的限制显著增加了城乡通婚比例,这种显著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城镇男性和农村女性之间的通婚,而非城镇女性和农村男性之间的通婚.利用倍差分的策略,我们估计得到户籍改革使得一个城市男性娶农村女性的概率增加了5%左右.户籍改革之后,农村女性因为婚嫁原因迁往城市的概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5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改革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我们使用微观样本数据估计了税制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我们发现税制改革对不同性别群体的劳动供给存在不同影响.税改使得就业女性的工作时间显著增加,平均每周增加了3.72小时,对男性的工作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在影响个人劳动时间的社会特征中,家庭其他收入、家庭人口对工作时间影响不显著,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具有党员身份、较高教育和工龄使个人工作时间更长,具有城镇户口相对工作时间较少.婚姻和学龄前子女对男性和女性工作时间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京军  邢春冰 《南方经济》2012,(10):173-185
根据2008年珠三角地区外来务工工人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绩效工资对外来务工工人工资水平和工资差距的影响。论文发现(1)实行绩效工资制的小时平均工资显著高于其他固定工资,此结论在控制了教育水平、工作经验等因素后仍然成立;(2)实行绩效工资加大了组内的工资差距;(3)绩效工资制对于高收入者的影响要大于低收入者。这些实证发现意味着绩效工资具有的激励性质不仅提高了工资水平,而且加大了工资差距。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CHIP数据和高考指标的省际差异,考察了高等教育机会对高中阶段教育类型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大学录取指标能降低初中毕业生的辍学率;重点大学录取指标越多的省份,人们就读普通高中的概率越高。在城镇组中,重点大学录取指标与选择职业高中的概率负相关。普通高等教育对家庭的吸引力显著高于职业教育。高中阶段不同类型教育的协调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它们的回报和家庭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工资决定机制考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邢春冰 《经济研究》2005,40(6):16-26
本文通过1989—1997年教育回报率在不同所有制间的差异及其变化来考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利用CHNS数据分别估计国有企业、大型集体企业、小型集体企业以及私营企业的工资方程,结果表明教育回报率在民营部门增加得较为明显,在其他部门则没有增加的迹象。1997年,民营部门教育回报率明显高于其他部门,样本选择只能解释其中一部分差异,这表明民营经济工资决定机制与其他部门不同。  相似文献   
8.
扩招"大跃进"、教育机会与大学毕业生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2000年和2005年的大样本数据,考察了始于1999年的大学扩招对不同人群的高等教育机会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通过比较扩招之前和之后参加高考的两个年龄组的特征发现,扩招使东部地区、城镇家庭受益更多,而少数民族的女性、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受益较少。本文进一步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扩招使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显著提高9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有50%左右是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能力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9.
迁移、自选择与收入分配-来自中国城乡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强调两个事实:第一,农村居民并非同质,他们根据自身的特征决定迁移与否;第二,那些成功地改变了户籍身份的永久移民与没能改变户籍身份的临时移民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利用2002年的CHIP数据发现,永久移民的正选择效应非常明显,它使得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较高、处于收入分布较高位置的样本减少。这导致农村的收入水平和农村内部的不平等程度降低,阻碍了城乡差距的降低。相反,临时移民的选择效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业化以及人力资本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陈玉宇  邢春冰 《经济研究》2004,39(8):105-116
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多个渠道给教育带来了回报。用Heckman模型估计 ,教育的工资回报在 1 991— 1 997年为 0— 5% ,而且不显著。但是教育显著提高了人们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 ,由此带来的回报在 5%— 7%。教育还提高了人们到高工资部门工作的机会 ,改善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