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洋务官员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官员的经济思想,以往学术界称为“洋务派”的经济思想,多所否定。有的甚至斥其为“反动思想”。这是值得商榷的。笔者拟就此作一探讨,陈述愚见,以求指教。 洋务官员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引进机器工业思想;企业管理的官办、官督商办思想;求富思想。其中都有值得肯定之处。当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清代福建同安县辖境包括厦门、金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割同安辖境之民安、同禾、翔风三里为马巷厅。本文拟对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同安、马巷的抗粮与械斗问题作一简略探讨。抗粮就是抗拒或拖欠交纳田粮。械斗就是乡村之间的宗族武装冲突。据史籍志乘记载,咸同年间,同安、马巷辖属的这种抗粮与械斗十分严重,成为"积蠹"、"锢蔽",被地方官吏视为"难治"之区。当时的马巷地方,"民性强悍,素称难治"。"民风之顽梗,习俗之嚣凌,以盗贼械斗为生涯,以抗官欠粮为能事,既为下游难治之区,复为通省瘠苦之缺。"①据《马巷厅志》载:马巷"…  相似文献   
3.
晚清对外开放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晚清时期 ,中国面临对外开放、强国富民的迫切课题。要不要对外开放、强国富民 ,如何对外开放、强国富民 ,是国人必须正视、需要作出回答和解决的无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本文对此作历史回顾。通过回顾 ,辨析是非 ,厘正视听 ,总结出对后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福建船政局办得成效如何,这是很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正确评价福建船政局的成效,不仅要看清政府当事者的各种言论措施,更应当考察它的实际情况。是海上“剿贼”,办得成效不佳,是失败的;还有的认为创办目的是防御侵略,发属海运,不存在“剿贼”的问题,办得成功等等。各有所据,结论难于统一。笔者认为,考察这一问题,要将言论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考察。出现歧异结论,正是多少缺乏这种必要联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晚清对外开放与福建船政局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与福建船政局的兴衰紧密相连。船政局在突破“夷夏之防”观念、“师夷”、“借法自强”、采用对外开放的举措中诞生,又在对外开放政策作用下发展。因为对外开放的不完全到位、不彻底等缺陷,船政局没有与商政相结合,没有完全采用西方的企业管理制度,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机遇,终于衰败停办。  相似文献   
6.
清末福建船政局的技术引进郑剑顺清同治五年(工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局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专门制造轮船的工厂。清朝统治者鉴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于是破除“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开始学习西方(“师夷”)制船造炮,以求“师其所长,夺其所恃”。制造近代轮船,这...  相似文献   
7.
关于福建船政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船政研究引起学界关注,有许多成果面世。本文就船政名称问题、性质问题、管理问题、作用问题再作检点和思考,提出见解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技术是工业企业的生命线。引进先进技术,并使引进的技术内化,加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真正活力。近代章华毛绒纺织公司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章华毛绒纺织公司的技术引进包括机器设备和技术人才。机器设备引进具有的先进性、配套性和渐进性特征,以及引进技术人才的金字塔结构,增强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内化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科技应用水平,使企业扭亏为盈,获得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