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基于我国垄断国企高管薪酬过高受到广泛质疑和国企混改进一步深化的背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垄断国企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垄断国企高管薪酬水平与薪酬差距对其经营业绩的正向激励成效显著;由于垄断国企股权激励受到政府的管制,实行高管持股虽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但却未达到预期激励效果;薪酬水平的激励效果最优,股权激励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
企业战略联盟具有既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又极易遭遇失败的特征,因此业界十分注意提高联盟能力的研究。为了能够给为我国联盟能力的研究和企业提高联盟能力的实践提供借鉴,对国外有关联盟能力研究的前沿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企业知识管理作为迎合知识经济的一种全新管理思想和模式,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文章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三个环节即知识采集与存储、知识共享与交流、知识应用与创新,并对每个环节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众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创业相关的课程,但大学生创业无论是数量还是成功率都不尽人意。在对重庆市部分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创业知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师资配备不够健全、缺乏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及缺乏权威的教材体系”等问题,并提出完善高校创业知识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院文章综合企业战略联盟整体绩效和企业个体绩效,从合作满意度、联盟稳定性、企业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了企业战略联盟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主观意见和客观数据集成,提出了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战略联盟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项重要技术变革,人工智能在推动产业智能化的同时,势必对劳动力市场的要素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运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与企业层面面板数据,从系统性视角考察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宏微观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人工智能应用在宏微观层面均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增加,该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机器学习法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宏观层面,人工智能可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加劳动收入份额。(3)微观层面,人工智能可通过提高创新质量、创新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来增加劳动收入份额。(4)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积极影响在城市层面的高人口规模、高市场化水平、高劳动力保护强度、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及企业层面的高企业规模、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低劳动要素密集度的样本中尤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我国在数智化浪潮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理论界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存在着三种观点,即锦标赛理论、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文章对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总结了导致不同结论的原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信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是当前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信任对知识共享的正面作用。文章主要从信任的负面作用出发,提出"过度信任"这一概念,并从不同维度讨论了过度信任对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文章认为,过度的能力信任对知识共享具有负面作用;而过度的善意信任对知识共享不仅存在正面的作用,同时也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共享的内涵 所谓知识共享是指将企业成员个人的知识财富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为企业中其他成员共同分享,以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转变为企业财富的过程。 知识共享意味着员工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创新思想积极地贡献出来,借助企业内部的合理流通渠道供其他员工使用,形成宽松、积极的知识流动氛围和促进知识创新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郑景丽  龙勇 《经济管理》2012,(1):153-163
本文通过对深圳300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比研究了在非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和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联盟能力、治理机制选择和联盟绩效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以获取非学习型资源为动机的联盟中,联盟企业构建合作规则的能力越强,其越倾向于强化正式治理机制的作用,而弱化关系治理机制;企业发展和维护关系的能力越强,其倾向于同时加强联盟中正式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同时,联盟中正式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对联盟绩效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正式治理机制更有利于个体绩效的实现,而关系治理机制则对整体绩效的作用更大。在以获取学习型资源为动机的战略联盟中,联盟企业构建合作规则的能力越强,其越倾向于同时强化正式治理和关系治理机制在联盟中的作用;企业发展和维护关系的能力越强,其倾向于强化关系治理机制在联盟治理中的作用,而弱化正式治理机制的作用。与非学习型资源获取动机下的联盟类似,联盟中正式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对联盟绩效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是,正式治理机制更有利于整体绩效的实现,而关系治理机制则对个体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处于联盟中的企业应该注意不同联盟动机下联盟能力、治理机制与联盟绩效关系对联盟管理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