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89篇
综合类   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7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考察了上海市就业体制市场化的过程,并且分析了在就业体制市场化之后就业进一步重构的趋势和所面临的难点,并得出了一些政策含义。我们将上海市的就业体制改革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制度的变迁和演进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制约制度演进速度的主要是制度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人类知识的局限性。对于制度演进的经济分析而言,理性的局限从根本上来说是知识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两个印度     
陆铭 《中国企业家》2007,(6):116-119
2月3日至15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陆铭参加了一个由中、英、美三国学者组成的学术考察团赴印度考察,主题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和印度在非正规就业方面的趋势和实践。他逐日记录了对印度社会、经济的所见与所思。他感觉这是两个印度,一方面表现在印度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是印度文明“令人愉快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陆铭陈钊  杨真真 《经济学》2007,6(2):443-468
本文中的策略性劳动分工模型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不选择分工,并造成社会产出损失。由于在高技能部门里存在“干中学”效应,低技能者如果背离比较优势而从事高技能部门的生产,就可以在未来分享劳动分工收益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谈判地位,甚至可能逆转自己的比较优势。然而,这种个人理性的选择却可能导致社会的产出损失。这个模型的一个意外而合理的含义是,在策略性的劳动分工决策中,如果未来一期由交易关系瓦解而造成的损失足够小,那么,交易成本的减少也可能导致当期分工的恶化。但我们的模型也包含了交易成本下降可能促进分工这一既有理论中的特殊情况。这个模型有助于理解在国际贸易、国内区域间分工和家庭内分工中广泛被观察到的低效率现象及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市场力量,它的作用会随着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本文以农村贫困为例,研究了市场化如何影响社会资本的作用。本文发现:(1)社会网络和公共信任能显著地减少贫困,而且在社区层面的作用尤其明显;(2)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社会资本减少贫困的作用总体上来说会减少,其中,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的作用减少得尤其显著,而社会层面的社会资本的作用却不会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学什么样的经济学?这是个问题。 教什么样的经济学?这更是个问题。 这本教材试图表明三个主张。第一,我们想说,微观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讲清楚市场如何运行,政府又怎样弥补市场的不足。一本教材当有了一个“问题意识”作为灵魂的时候,各个章节才能“有机”地组织在一个完整的逻辑里。  相似文献   
6.
目前江西省高速公路各路段监控平台各异,省域监控平台对远程的数据调取均取决于各路段矩阵切换的视频,难以满足对监控视频调取、查看、控制的实时性需求,本文构建一套基于ONVIF协议,能够兼容各类监控平台、设备的省域监控平台,较好地解决了在省域平台对远程视频设备的"可调、可视、可控"。  相似文献   
7.
8.
陆铭 《金融博览》2013,(11):30-32
学术需要“贸易” 我有一个奇谈怪论:学术需要“贸易”.国际学术交流就是国际贸易,而决定贸易模式的基本原理就是“比较优势“。我是经济学家,解释“比较优势”是我的职责.它的意思是,当一个国家样样都不如别国的时候.要扬长避短.选择相对来说更有优势的来做.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的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及其可能的变迁。其中为增长而竞争指一种基于地方经济增长的晋升锦标赛,为和谐而竞争则是一种基于地方公众满意度的晋升锦标赛。我们证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由于对公共品偏好不强,且因公众意愿表达机制不畅导致的信息不充分问题较为严重,中央对地方政府采取以经济增长作为较充分信息统计量的为增长而竞争的治理模式反而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要求中央对地方的治理转变为为和谐而竞争的模式。这种治理模式的变迁将为中国在现行的政治经济格局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体系调整:基于文献的评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应牺牲大城市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城市体系的调整将向大城市尤其是东部大城市进一步集聚。这一道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区域和城乡间人均收入的平衡,从而实现增长与和谐的共赢。与这一道路相比,现有体制下城乡和区域间的利益矛盾是造成城乡分割的根本原因。城乡分割政策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和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其后果不仅是城市化进程受阻、大城市发展不足和城市体系的扭曲,还造成了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城市内部的社会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