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目的:分析城市扩展中交通用地、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扩张的时序特征、空间关系以及扩张时点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农地—建设用地转换最优时机理论;加速失效模型。研究结果:(1)不同类型建设用地在扩张过程中具有相互关联的时序和空间特征;(2)静海区交通用地引导了其他建设用地扩张的方向,而不同级别交通用地由于对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影响的差异,加快或延缓了建设用地扩张的时机;(3)商住和工业用地在200— 400 m 范围内相互集聚,且商住用地产生的集聚效应强于工业用地。研究结论:细化建设用地类型以分析城市扩张的特征和机制,有助于城市扩展区的布局优化和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土地发展中心,开始土地储备制度的探索以来 ,对革新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供应体制与机制,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效果明显,各地纷纷效仿。但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的障碍因子,阻碍了土地储备制度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经验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仅靠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来解决当今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土地资源瓶颈问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对村镇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对天津市华明示范镇、江苏省"万顷良田"工程、浙江省嘉兴市"两分两换"土地整治模式、广东省"三旧"改造工程、深圳"凤凰社区"拍卖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与比较,着重分析它们的建设对象、模式、资金来源与建设效果,指出不同模式的应用条件。认为目前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主要面临五个问题,即确权、利益权衡、融资模式、乡镇级总体规划完善及市场复杂系统互动与反馈机制的明确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央与地方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违规—监管的博弈。通过分析纯策略纳什均衡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两种情况,发现存在"激励悖论"现象,监管成本较高是导致地方政府违规的重要因素,未来应采取改革财政分配制度、引入更先进的监管技术手段等方式促使地方政府遵循中央政策。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基于城市人均生产总值进行排序,选择50个代表性样本城市,对样本城市分类;根据样本城市面板数据,包括2003年和2009年各城市的商品住宅均价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对城市房价收入比的绝对值和变化率进行分析,评价各城市商品住宅市场的健康度,进而反映宏观调控绩效的城市差异。结果表明:现阶段房价政策未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未来政府应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制定差别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7.
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对国内外对其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指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理论依据、目标和任务、调控路径和实施手段、绩效评价等几个方面;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城市迁移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农村人口城市迁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人口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以及人口迁移与流动的流向、流量等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其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农村人口的城市转移 ,既可以从宏观的角度 ,从社会的发展需求方面去分析 ,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 ,从个人利益的选择比较上去分析。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中 ,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导向。  一、城市市场的引力  市场引力是城市规模扩展 ,城市经济繁荣 ,城市功能增强 ,城市中心作用日益突出的重要动力机制 ,也是农村人口城市迁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国外几个典型城市产业发展的历程,结合理论分析,认为城市产业发展受其要素条件约束,表现出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规律,即自然要素主导型阶段、资本要素主导型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结合我国城市数量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特点,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城市优化产业结构中应根据城市自身的要素条件状况有区别地进行,努力创造条件促进高层次要素的聚集,其中特别要注重技术和制度的自主创新环节。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缩减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形势下,城市建设用地再开发成为破解城市问题、土地资源瓶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研究从再开发模式选择的原因与难点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典型城市建设用地再开发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生态修复+产业升级""棕地修复与再开发""三旧改造""城市更新"4种模式,分析了各模式运行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指出模式的不同适用范围,从再开发基础条件、再开发动力、再开发机制追溯其模式选择的原因,并得出模式选择的逻辑思路及模式运行应建立多方协同参与机制、创造良好反馈环境等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