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6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计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无法从根本上回答是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还是由民间机构制定准则。从准则的供需角度出发,我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不同具有必然性,因为供给与需求不同,导致各国会计目标不完全相同。目标如不一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就会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了一种有别于以往的全新绩效评价和管理体系,其特点在于,它是以企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的相关利益群体双赢的思维为指引,概括了组织价值创造的核心要素--战略、过程、能力,并且从投资者这个利益群体的角度分析展示了关系型绩效评价的全过程.文章阐述了关系型绩效评价体系的分析框架、指标构建、具体操作和案例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3.
跨国财务报告的披露实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一点,正逐渐被跨国公司所接受和认同。跨国财务报告在怎样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披露,需要哪些补充披露,这不仅涉及到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问题,也涉及到跨国公司及其会计人员是否愿意作出这些披露,以及会计人员能否提供这些需披露信息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对披露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局限于编制财务报告,有的还包括不少非财务报告信息的披露。本文围绕跨国公司财务报告的披露实务展开讨论。一、总述所谓披露,从广义上说,包含着一个特定公司的任何信息发布,即包括公司公布的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4.
可转债市场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指发行人依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通常又称作可转债或转债。这里所说的“约定的条件”实质上是期权的一种变异形式,从而使可转换债券兼备了债券、股票和期权三方面的特征。这种多重特征的叠加,赋予了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和规避风险的双重功能。因此,与单纯的筹资工具或避险工具相比,无论是对发行人,还是对投资者而言,可转换债券都更具吸引力。然而,2002年我国的可转债市场,从江苏阳光转债到燕京转债,经历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与此同时,全球可转债市场在经过四年的强劲增长之后也陷入了低迷。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可转债市场的低迷现状呢?中国可转债市场是否存在误区呢?可转债市场又将走向何方呢?可转债市场发展历程回顾1843年,美国的NEWYORKERIE公司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还仅仅金专注于可转换债券,当时的可转债投资者还只是局限于一个范围很小的圈子里。随着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可转换债券市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看,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日趋成熟和繁荣。20世纪末,网络股泡沫破灭引致全球股票市场震荡,可转换债券的优势凸现无疑;同时,随着各国利率水平的...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安然事件后,又连接发生了世通、施乐等著名大公司财务舞弊案.人们将这些财务丑闻归咎于美国的"规则基础"会计,认为美国"规则基础"会计仅强调遵循法律文件的要求,没有很好地体现立法精神.因此,会计准则应着重于满足概念框架的要求,而不仅仅是对会计事项做出具体的处理规范.美国<2002年萨班纳斯一奥克斯莱法案>尽管没有明确规定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应当坚持以"原则"为基础,但是从该法案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具体研究美国如何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规定来看,已经预示着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将发生方向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就是大量采用了公允价值,进一步增加了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在新准则下,除了初始确认和计量方面大量地采用公允价值外,某些资产的后续计量也规定和允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这与旧准则下,所有资产的后续计量都采用成本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在旧准则下,短期投资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而新准则规定为近期出售而持有的投资,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在旧准则下,企业所拥有的房产都作为固定资产处理,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而新准  相似文献   
7.
非货币性交换按其交易类型可分为同类交换和非同类交换两种。所谓同类交换 ,指待售资产与待售资产之间以及非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之间的交换。同类非货币性交换中(除收到补价外) ,持有换入资产相对于换出资产的目的没有发生变化 ,这一交易的盈利过程就没有完成 ,换出资产所蕴含的经济利益也没有实现。因此 ,并不确认收益。但同类非货币性交换收到补价时 ,在换出资产没有发生减值的情况下 ,收到的补价部分就如同出售资产的收入 ,需要确认按收到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为基础计算的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给出了确认补价部分收益的公式。笔者认为 ,对于确认补价部分收益 ,可以对准则中的公式进行如下推导 :确定的收益=补价 -(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15;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215;(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247;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215;(资产增值额&;#247;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资产增值额&;#215;(补价&;#247;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从上述公式可以得出 ,确认收益的基本原则是以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为基础。确认的收益是补价部分的资产增值额。当资产的公允市价小于资产的账面价值 ,即资产发生减值时 ,同类非货币性资产贴换收到补价就只...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规范金融工具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TIFRS9《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本文在介绍FRS9的背景,实施进程与内容的基础匕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做了阐述。并比较了FRS9相对于IAS39的进步之处。同时,也探讨了FRS9在分类方面的不足之处,后对我国企业因IFRS的实施可能受到的影响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讨论,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就是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出台,股权激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得到了消除,在政策、治理和运行实施上得到了支持。经过多年的发展,股权激励制度越来越为上市公司所采用,截止至2012年,共有396家上市公司推行了483项股权激励计划。尽管其被广泛应用,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业绩异常、股价波动大、管理层辞职套现的现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以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螳螂")作为案例,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