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对口译理论研究和实验产生兴趣。文章阐述了释意派理论在欧盟中英同传训练中的应用及教学策略,高校教师亦可借鉴此方法教学,帮助学生译员把握传意原则,架起中外语言交流的真正桥梁。  相似文献   
2.
距今数千年前,在相距一万五千里的古希腊与古中国,分别孕育了两个独具特色的古老文化,它们分别成为欧亚国家的文明之源,影响深广,源远流长.在这两种不同文明之中,人们对于宇宙人类的诞生,对于天神的认识以及人类与神明的关系等都有着不同或者相同的认识,这两种认识的差异性或同一性突出体现在初民所作传世神话之中.  相似文献   
3.
也许因为他的名字,于为工从1969年参加工作起,就在和“工”字打交道。先是搞建筑,做过许许多多的工种;后来又到了工会。1984年以工转干,似乎也没离开过“工”字。1990年他到了外企,虽然不是工人了,但无论是职工还是员工,都没离开这个“工”字。他自认,一个叫“为工”的人怎么能离开“为工”服务的岗位呢!于为工今年52岁,长着一张和气的圆脸,透着1950年代出生的人特有的一种谦逊和忠厚,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待人和气,处事豁达。也许正是因此,于为工才能胜任FESCO待聘管理中心经理这个管着500多人的繁琐工作。而于为工却把极其事务性的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读郭沫若的作品,给我感触颇深的除了他那叫喊式的诗风,便是那鲜明的爱国主义情怀了。了解他的生平之后,你会发现,在他的生活和思想历程中,经历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从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深刻转变。从青少年时代开始,他就是一个热烈的爱国主义者,始终探寻并摸索报国、救国之路。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他一直处于时代的漩涡中,跟随时代不断前进。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自己颇感觉着也就像大渡河里面的水一样,一直在崇山峻岭中迂回曲折地流着。”  相似文献   
5.
宋佳音 《经济师》2023,(12):171-173
国家的教育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人才质量将会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在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需要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京津冀目前正在大力推动协同发展的进程,在此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的高等教育需要不断进行绿色创新,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开展新的思路,这样才能够有效帮助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的现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7.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在学术研究方面, “长期停滞” 理论得以复苏。在经济政策层面, 各国政府推出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措施, 但是这些立足本国经济的应对政策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文对比了2008 年经济危机之后与1929 年经济危机之后全球人口增长、经济全球化、宏观政策协调以及技术进步四个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当前应对全球经济长期停滞困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 本文提出应加强与发达国家和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实现 “三方合作”,以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通过提升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在扩大全球总需求的同时为全球经济克服长期停滞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宋佳音 《金卡工程》2009,13(11):76-76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调解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中必然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无论在调解类型方面还是调解与审判的关系方面抑或在调解的效力方面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科技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促进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是高校科技项目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利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结合知识管理的具体特点,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进行了梳理,并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高校科研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有利于该结合高校实际,更新传统的科技项目管理观念,组建高素质、高效率的科技项目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0.
S企业的前身是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的大型机器制造业,20世纪70~80年代繁荣发展,后因“国退民进”政策被私企收购。收购之后,由于企业文化差异、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制度、国有企业遗留问题等诸多原因导致发展相对迟缓。文章通过走访、实地调研、文献查阅和问卷、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山东某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发展路径和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发现两种经济制度融合后出现的问题,并分别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执行、团队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积极寻求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