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危机管制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的关联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也随之增加,公共危机日趋频繁,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态”,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危机事件对各国政府危机应对和管制的能力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审视我国危机管制的机制,存在着危机管制与组织体系的整合、危机管制与紧急状态法的缺位、危机管制与国防力量的衔接等亟待解决的课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对奥运经济与后奥运经济进行了探究,在对各奥运举办国“后奥运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各国后奥运经济状况对我国奥运风险控制的启示,指出我国要客观研究后奥运经济聚集的各种风险,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更大的失业源。农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冲突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小生产模式,其生产力已近极限,将无法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面安置,城乡分割的趋势使农村剩余劳力力难以转移;乡镇企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滞缓,导致工业化结构不良。这些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失业大军。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各奥运举办国“后奥运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各国后奥运经济状况对我国奥运风险控制的启示,指出我国要客观研究后奥运经济聚集的各种风险,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的日本经济可谓"失去的十年",对此有种种论述和探讨,笔者认为日本的问题源于中长期战略的滞后和欠缺。面对全球经济的区域化和现实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必然的因素,同时也为日本经济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和可能。  相似文献   
6.
日本循环经济的战略构建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三种技术经济:传统的线性模式(见图1)、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见图2)。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依靠的是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生态代价,其“资源—产品—废物”的过程导致了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系统背离的加速。  相似文献   
7.
日本电力收费形成机制及改革情况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电力根据不同用途而制定多种收费标准及收费方式,主要类型有:以居民为对象的家庭用电;以办公楼、商店等为对象的商务用电;以工业为对象的高压电及大规模工业企业用的特别高压电等。近年来,日本电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主要表现为扩大电力市场自由化领域。包括取消发电企业许可制度,实施—般供电企业电力采  相似文献   
8.
思茅市茶产业结构与产业化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从古至今都是云南思茅的传统产业。本文认为,经过多年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发展,思茅在茶叶产业上逐渐走上了一条城乡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开发与开放结合、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建设规模化和基地专业化的路子,茶叶产业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产业化程度依然很低,茶叶企业规模偏小,绝大部分处于初制所水平;技术水平低下,企业化经营程度有限;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聚集效应难以显现。文章提出,促进思茅茶叶产业健康发展,必须实现三大转变,即变资源优势为资产优势,变地域总量优势为企业优势,变产业优势为集聚化优势。  相似文献   
9.
1991年,格罗斯曼和克鲁格(Grossman and Krueger)通过对42个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1]。同年,帕纳尤(Panayotou)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并将其命名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环境质量与收入以及其他变量的回归上,没有对结果本身作出理论解释,这为该关系为何呈倒U型留下了讨论的空间。本文通过一个微观静态模型来分析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指出研究倒U型曲线并不需要动态理论,也不需要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多重均衡理论、放松管制理论、公共部门理论,甚至不需要外部性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城镇化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剩的农村劳动力供给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负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在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中 ,政府把城镇化提高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 ,将其称为城镇化战略。但是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体制框架———市场经济体制 ,和主题内容———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内 ,城镇化在大多数农村只能是个远景目标 ,更现实些的、更具有操作性的战术应该是农村工业化发展形成产业化来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提供“依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