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1.
[目的]粮食生产能力关系到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如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宾县为例,通过一定的方法探索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机制,最终提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合理建议。[方法]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借助Logistic模型探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特点。[结果](1)品种技术推广、作物收益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在1%水平上达到显著;(2)生育期变化、土地质量、旱灾、耕作方式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在5%水平上达到显著;(3)温度、降水、冷害及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效应在10%水平上达到显著;(4)温度与降水是否集中在生育期内、出售情况、农业引导政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针对研究结果,该文提出,可从预防低温冷害、健全水利设施、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3.
人力资本、创意阶层及其区域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比较了人力资本与创意阶层的区别和联系,随后分析了我国创意阶层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创意阶层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并且呈现与经济发展水平非一致的特性。为了深入分析创意阶层区域空间分布的原因,文章使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并结合2003—2007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文化机会、公共服务能力、高等教育能力、生态设施水平、创意产出水平和高科技指标对我国创意阶层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文章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局部地区资源错配现象依然存在。我国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作为一种跨部门、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机制,互联网平台经济是否有助于缓解局部地区市场扭曲?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本文采用2009—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平台经济对市场扭曲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平台经济对金融市场错配和技术市场错配具有显著的改善效应,其关键影响机制在于:一方面,作为一种跨区域营销和贸易机制,互联网平台经济有助于显著加剧区域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跨区域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互联网平台经济有利于显著提升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在价值链作用下,这种发端于产品市场的机制效应会传递至要素市场,使得技术资源、金融资源等要素市场的扭曲局面得以改善。实证结果还显示,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竞争效应仅在私营企业间产生显著影响,在国有企业间缺乏显著性。本文能够为进一步厘清市场效率变革的原因机制提供一个理论解释视角,为促进市场一体化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