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0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肥市家庭农场经营发展的融资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主要推动力量,代表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从合肥市目前的现状来看,融资困境已成为家庭农场未来发展的障碍之一。针对融资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改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发展民间金融,完善农业保险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抵押担保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俞中 《消费导刊》2011,(8):34-36
我国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和自由性远大于西方制度。这源于我国无神论的文化传统。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更应从党史教育中坚决充实对三个“历史必然性”的信念、意志和力量。对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应考虑给予立法,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执政党、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制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3.
俞中 《消费导刊》2011,(1):29-37
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达社会主义,又经过改革开放,创立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来,人们对于这两段史实是没有疑问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通性的展开与深入,社会急剧发展和剧变带来了深层矛盾的出现。而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等于一切以赚钱为中心。学校教科书的漏洞,使某些人竟然开始认为既然经济上可以学资本主义(其实不包括所有制主体),而我国又未经过资本主义,于是他们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西化的要求,以为这样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他们不懂得社会深层矛盾的解决应从中国本身的深层历史文化传统根源(无神论系统)中寻找,应从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预见和社会主义的两项通行原则中寻找,更应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习近平7.21讲话)的历史和现实中寻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历史必然性和必须性的认识,加强缩小贫富差别,加强反非法交易。更应做好思维发展方式的转变。改变在国际上制造业为主的状况,逐步进入国际品牌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扩大内需应侧重新有源为主,旅游业和服务业亦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4.
俞中 《消费导刊》2011,(12):156-156,160
有人认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存在“种种不解的原因”,是一个“千古之谜”。其实,除了当时苏共领导表面上在政治思想上管理的意识形态系统,一定还存在着另一种核心思维系统,而这套系统恰能有效地分享、分治那个表面上的意识形态系统。 以城市武装起义为模式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天成功、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反对个人崇拜,这一切背后的真实核心理念是什么?对其解密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中学课本(特别是高中课本)中的传统观点,至今仍未改变:只承认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规律,而不承认社会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同级别的历史规律.我们的教材不能只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的论述上.我们应遵循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实践永无止境,党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2010年4目6日讲话)对教课书作出合乎历史事实的修改.中国既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无神论国家取得胜利的第一个国家(此前已有越南、朝鲜的革命胜利).用一个"特殊规律",又怎能解释得通?东方中国的选择,是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绝不是个别观象,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极为重要的组成都分.资产主义必须以宗教为国教,而社会主义现时只能在无神论的人本国家坚持下去.不能因为中国革命分二步走,而否定第二步是完完全全、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这是不符合宪法的.因此,根据实践修改教材,是解除社会上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误解和曲解的必须.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无神论文化传统,经过现代无神论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后,已不仅仅是原先意义的文化传统了,已是完全符合新社会制度、新社会生活的现代意义的文化传统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载体的象征和代表,选择孔子,是最为明智和妥当的.两种意义的完美结合,在孔子这一历史人物身上充分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俞中 《消费导刊》2011,(5):141-141,126
虽然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但并未出现称霸态势。那末,今天中国崛起,更不会称霸世界,正是基于中国无神论的文化传统和系统。在无神论制衡下各种合法宗教都能和谐共存共处,这样,“和谐世界”、“和谐亚洲”就有了一个可以参考、参照的模式:“和谐社会”,就有了真实的现实基础。也就有了可操作性的准则。马克思的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在前苏联等国回补资本主义后,只能等不经过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以后,且在世界经济中占首位并取得最终的话语权后,才能真正由预言变为事实。  相似文献   
8.
俞中 《消费导刊》2010,(3):56-56,58
从改革开放之日起,大规模引进外资(重点是设备、生产线)并以低端产品出口为导向,对于中国融入国际经济社会虽然是必经的阶段,但同时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际资本的制造业国。中国已建立起实现现代化的坚实物质基础,因而,替国际资本打工的局面应该而且果断改变了。引进制造业核心技术和购买国际品牌产品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值得思考;扩大内需侧重点转移的客观需要,可使我们考虑是否把新能源产业和旅游业作为突破口考虑。  相似文献   
9.
俞中 《消费导刊》2009,(10):84-84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深层遗传密码是:基本框架是无神论控制有神论,政权控制神权,即:控制各种合法宗教。正因为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一元化意识形态系统的,所以"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两院制不适应中国,也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起来。本文通过对世界性金融危机会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爆发而没有在中国爆发的重要原因的探讨,提出了问题在于:在全部数据背后的真正有决定性的文化传统深层DNA的作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俞中 《消费导刊》2009,(16):24-25
无神论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来到中国,与无神论的中国一元化意识形态系统在核心结合部位和结合点的高度一致和吻合,这使这两者的紧密结合如此的必然、自然和无可置疑。无神论在中国一元化意识形态系统中占统治地位是不会改变的,这已是无可置疑的了。在这个系统中运行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以无神论为指导思想的基石的,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了,但这并不说明主流意识形态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分成两种:一是在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会随着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如:在我国近现代:主流意识形态由封建主义突变为社会主义;二是在一种社会制度确立、巩固、发展并有效延续时,主流意识形态会随着新时期的出现而出现发展变化;但该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变。总之,虽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会在社会巨变时发生根本改变,但它的无神论为指导思想的本质却是不变的,这和我国一元化意识形态系统中无神论占统治地位的核心本质,存在实质上的高度一致和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