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并且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非常高的新型服务贸易行业。它不仅能为展示者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在各种新兴技术的帮助下产生强大的多方位互动共赢。会展业体验经济理念在于对服务经济进行深化和推进的过程中,着重追求消费与生产的个性化感受,讲求消费者参与。在会展业体验经济中,超媒体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词汇,更代表了新媒体意识与新商业思维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吉星  张红霄 《经济经纬》2022,39(1):47-58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分析农业补贴对农户购买农机服务影响的基础上,利用CLDS2014-2018年3期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面板ordered Logit随机效应模型、ER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手段,证实农业补贴能够显著促进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经过不同方式的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消除内生性后,仍旧支持这一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补贴促进小规模、低收入和非粮食主产区内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的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证明,农业补贴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农户转入土地,而且能够提升其信贷可得性并促使其将资金用于生产性投资,扩大实际种粮面积并缓解资金约束,因而能够促进农户购买农机服务.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农业补贴与农机服务购买行为之间的内在机制,为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坚持并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4.
吉星 《商》2016,(4):23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5条对"一方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归属问题"做了比较细化补充的说明,认定了孳息和增值财产不属于夫妻间的共同财产。虽然这一规定解决了离婚诉讼财产分割的效率问题,但是就其反映出的《婚姻法》夫妻财产共同制的价值取向和内容模糊性仍有待探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开瓶费"的争论愈演愈烈,但更多的是从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角度研究价外开瓶费,本文则主要讨论价内开瓶费,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法律性质入手进而提出取缔开瓶费的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加速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经营权单独参与林地流转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社会资本投融资山林经营至今的20多年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转型期,林地租赁经营普遍受到林地流转合同纠纷的长期困扰。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工林经营企业为调研对象,分析人工林经营权合同纠纷的制度成因,从制度设计与实施机制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集体林三权分置的制度完善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物流中心功能区域评价指标体系的定量化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物流中心功能区域布局进行方案评价,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案例。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产权安全差异性入手,分析得出产权安全性会调节规模经营与土地产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2018年江苏省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安全的地权会弱化规模经营与土地亩产之间的正向关系甚至将其转为负向,且道德风险带来的监督成本上升导致过少的劳动力投入也可能是规模户亩产较低的原因。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延长流转期限和提倡雇主雇农长期合作等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依据人际关系亲疏将社会信任分为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理论分析两类信任对农户土地转出对象选择的影响及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扩展回归模型(ERM)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社会信任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殊信任有助于土地熟人转出,促进作用随市场化水平提升而减弱;一般信任有助于土地非熟人转出,促进作用随市场化水平提升而增强。研究结论:中央持续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从低效率经营主体流向高效率主体,因此,促进市场主导型的非熟人流转更加符合顶层设计的初衷;本文可以为坚持和完善我国土地流转政策提供证据支撑,市场化进程削弱了特殊信任的熟人转出优势,建设一般信任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劳动力转移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如今进入相对贫困治理时期。本文在理论分析农业机械化选择与农户相对贫困关系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2018年3期面板数据,基于面板Logit随机效应模型、扩展回归模型(ERM)、中介效应模型等计量手段实证检验农业机械化选择的多维减贫效应。以传统农耕为参照组的研究结果显示:(1)部分机械化的减贫效应约为5.6%,全部机械化的减贫效应约为7.4%,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法回归结果支持上述结论的可靠性;(2)中介效应模型证实农业机械化会通过人力资本培育的中间路径缓解相对贫困,具体包括增加兼职经历、激励培训参与和提升健康水平;(3)依据不同机械获取方式而言,购买农机服务的机械化减贫效应更强,自购农机方式下机械化不存在减贫效应。本文有助于理解农业机械化减贫效应的理论机制,可为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相对贫困治理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