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研究行为金融学的经典现象——羊群效应,并运用CCK模型和CH模型对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的羊群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所选的数据区间内,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之间的羊群效应现象并不明显;在对上升市和下降市的子样本检验过程中发现,上升市中存在一定的羊群效应,下降市中没有明显的羊群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2.
2013年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金融市场将进入期权时代。期权价值的确定是期权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在传统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投资者情绪变量构建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欧式看涨期权定价模型。模型表明,投资者情绪不仅通过行为随机折现因子直接影响期权价值,而且通过影响标的证券的价值运行概率间接影响期权的最终价值;投资者情绪与期权价格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最后,基于长虹CWB1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了传统期权定价模型存在的缺陷,通过求解权证实际交易价格与理论价格之间的偏差,可以反算出投资者情绪,进而预测权证的行为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融资交易、融券交易对标的证券定价效率影响的不一致性,可以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推出显著地提高了标的证券的定价效率,但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影响却存在不一致性。具体而言,融券交易提高了定价效率而融资交易降低了定价效率。融券交易对改善高估值股票的定价效率更加显著,融资交易的影响则没有显著差异。融资融券调控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针对不同标的采取差异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本文区分并讨论了融资交易、融券交易及二者的波动对标的股价稳定性影响的不一致性。研究表明,融资交易提高了标的股价的整体稳定性却加剧了股价异常下跌频率,而融券交易对股价整体稳定性及异常下跌频率并不存在显著影响。更重要的是,融资交易的异常波动加剧了股价的不稳定,而融券交易的异常波动则有助于提高股价稳定性。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应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调控融资交易以避免融资交易的过度波动加剧标的股价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