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事业正在加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政府方积极与社会资本方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对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优化进行了系列的研究与分析,首先,从优化现有资金制度着手,积极借鉴国内外在该方面的开展经验,确保身为社会资本方的经济效益。其次,优化现有的管理制度,平衡社会资本方的风险承担能力,优化绩效评价机制。再次,做好社会资本方的产权保护与交易管理工作,为相关法制体系完善奠定基础。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优化的建议,旨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三桁超高吊索塔架施工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吊索塔架在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钢梁架设及主跨钢梁合龙中的施工应用技术.详细说明了吊索塔架设计、加工、斜拉索挂设及张拉、钢梁线形位移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内外部因素冲击,监管机构和银行内部加对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以流动性比例为度量指标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6年半年度财务数据和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内部影响整体上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要相对大于外部影响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央行货币政策对大型及中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济增长、分工和区位理论,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并进行了数理证明。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城镇化作为非给定的外生变量通过分工和专业化、要素聚集形成的直接机制和规模外部性的间接机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对消费增长、投资增加和创新水平的提高;间接机制表现为城镇化的外部性导致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优化。为此,要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拓展实践渠道,以期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本文基于公共服务视角,以中国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数据作为样本,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且表现出区域异质性;具体从不同维度看,产业数字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数字产业化次之,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不显著;数字经济可通过公共服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应强化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中国建设;缩小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推动区域间协调发展;拓展数字经济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应用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