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一、"七五"期间我国产业政策的主要作用在我国第一次明确使用产业政策概念,是在国家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当中."七五"时期,我国的产业政策体系已初步系统化,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上,也对产业政策寄以厚望.从实践效果上看,产业政策也的确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如:1、促进了产业结构大的比例关系的改善和浅层次的均衡化改革开放以来,总结过去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人们对经济发展必须保持的比例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产业政策的确立和实施,有效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初步均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与政策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结构演变的背景和条件1.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显著提高近几年是我国经济体制加速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1994年初,我国同时出台了财税、金融、外贸、外汇、投融资等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其深度、广度均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市场化改革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突出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作用有了实质性的提高。这就必然要求以市场机制为主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2.买方市场的出现,突出了市场导向和价格机制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的市场供求格局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买方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不仅…  相似文献   
3.
<正> 转换银行机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掌管货币发行、信贷资金供应和商品交易结算等职能,没有银行的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无法建立的。然而在银行如何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怎样继续向前发展的问题上,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思路。这两种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发挥几家国有大银行的作用。一种思路认为,这几家国有大银行应该直接掌握在政府手中,当作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经济的机构或工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立,计划管理淡化,各经济单位自主权扩大之后,为了保证整个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必须加强宏观经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服务业发展中几个战略问题的思考(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一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增加值由1978年的860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3769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0% ,略高于同期GDP增速。同期服务业从业人员也由4890万人增长为21090万人,净增16200万人,是同期第二产业净增就业人数的两倍,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服务业存在总量偏低、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差、增长速度缓慢等许多问题,造…  相似文献   
5.
无论从三次产业增长速度还是从结构变化看,产业结构演进总体是合理的,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前20多年,我国能源与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是好的。1980年到2000年,我国GDP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而能源消费总量仅翻了一番,由6.03亿吨标准煤增长为13.03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小于1,能耗强度(万元GDP可比能耗)也连年下降。  相似文献   
7.
8.
作者认为,当前市场疲软、生产滑波、企业生产启而不动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尚未理顺。因此,在总量适度紧缩的条件下调整产业结构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对策的总取向,也是“八五”期间应有的选择。目前则应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存量调整上。  相似文献   
9.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对于走上经济货币化之路的中国来说,它有一个如何适应,怎么对付的问题。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严重制约着改革和发展的进程,这使它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术委员会的大力协助下。我们发表部分研究生就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笔谈,以期推动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积累问题,实际上就是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也即如何有效地动员经济剩余投入建设的问题。从这一意义出发,本文把有实物保障的投资资金来源称为积累。影响积累的主要因素为:国民收入总规模;居民消费模式,包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