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202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商业周期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君  李艳军 《经济论坛》2009,(18):120-122
文章重点介绍了商业周期理论的发展情况,并指出了此后文献的大致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农村超市--未来农村市场营销的主力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君 《市场论坛》2004,(12):55-56
随着经济的转型与农村市场的开放,松散的供销合作系统在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市场竞争中逐渐衰微,此时,一个新生事物一农村超市应运而生,并迅速成长,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及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注定使它成为未来农村市场营销的主力军.本文着重从经济发展形式、农村超市的独特优势、深远影响及其发展前景几个方面探讨了农村超市即将成为未来农村市场营销主力军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转型与农村市场的开放,松散的供销合作系统在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市场竞争中逐渐衰微,此时,一个新生事物-农村超市应运而生,并迅速成长,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及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注定使它成为未来农村市场营销的主力军。本着重从经济发展形式、农村超市的独特优势、深远影响及其发展前景几个方面探讨了农村超市即将成为未来农村市场营销主力军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深入推行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对于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赋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行在助力粮食生产,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及确保粮食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未能很好对接乡村经营主体的实际需要,投入明显不足,在发展中呈现出较大的地域不平衡以及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力度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应进一步利用好现有科技人才,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做好特派员的供需对接;加大投入,加强高素质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培养,优化特派员队伍结构;构建360度考评体系,考评时过程和结果并重,有针对性地加强激励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原因,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以后,农村市场化改革具备了物质、制度、社会和认知条件。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经历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和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五个阶段。通过改革,中国农村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运行机制逐渐完善,调控体系逐步健全,品牌格局初步显现,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是重视农民、依法实施,尊重市场、适时调控,找准症结、平稳推进;教训是不当干预、徘徊反复和局部照搬等。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是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革以后农民和政府为解决农村生产要素和农产品剩余问题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是使“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实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相关主体基于客观需要和利益诉求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博弈互动的过程,核心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前,中国农村市场尚存在市场发育缓慢、一体化程度低、政府越位缺位、市场运行不畅和交易费用高昂等问题,原因在于改革难度加大、制度障碍突出、公权缺乏监督、市场环境欠佳和小农户经营的约束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经济政策的演进,探讨演进特点与政策创新。新中国成立前,党在占领区尝试实施了局部的农村经济政策。之后,农村经济政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至新世纪之初的妥协调整以及新世纪之初至今的转变提升。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经济政策的演进实质是相关主体间博弈互动的结果,主要以实现国强民富为宗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不断修正和调整。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权分置”等政策创新。本研究为今后农村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