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各级企业登记管理机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垦区新华农场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把奶牛数量从839头提升到3754头,日产鲜奶由2.8吨提升到19吨,创下了垦区奶牛发展之最。“算一笔养牛效益账,绘一幅资源转化图,走一条生态牧业路”是该场奶牛发展的成功奥秘。这个场在实施万头奶牛基地的蓝图中,不忘“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经济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畜牧资源,对奶牛养殖、饲料加工、牧草利用以及人员安排等都作了合理部署,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多级利用,生态、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农场党政领导抓住任何一次宣传教育职工群众的机会,算养牛账,讲生态理。如1头奶牛按年产…  相似文献   
3.
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就是要从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转变为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要靠技术进步,二要靠科学管理。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强化管理,苦练内功,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各种潜力,彻底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以车间为核心的生产现场担负着产品的生产任务,车间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出口退税上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退税不充分,不能完全做到征多少退多少;二是出口退税时间滞后,企业在产品出口之后,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之久才能收到退税款,存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差。为了解决退税时滞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原外经贸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2001年8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办理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的通知》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主要采取两种途径: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除了政策引导外,企业选择“走出去”还是“进出口”需要进行经济分析。委托一代理理论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从委托人的视角看,委托一代理成本一收益法可以衡量代理的效率。从代理方看,由于存在道德风险,声誉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代理问题。在声誉机制下,如果子公司管理者选择任职,则企业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如果管理者选择离职或失业,则企业会通过贸易利用国际市场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在过去的较长时间里,一直是世界各国反倾销的重点对象。出口企业和准出口企业都应为可能出现的反倾销调查做好准备。特别是企业的CFO——首席财务官们,更应立足本职工作,一方面加强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加强财务会计管理,作好充分的财务准备。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据湖北省统计局农调队的调查,1992~2001年,湖北共(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78万人,年均递增5.9%。其中,1998~2001年平均每年净转移35万人,年均递增6.4%。2002年前三季度转移人数又比上年同期增加6.75%。由此可见,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转移的流向出现了新的变化,且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人数比山区、贫困地区要多,转移的地域和产业领域也有所不同。如何进一步促进湖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尽快提高农…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届成功的、团结的大会.为中国接下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有着诸多亮点,五位一体布局中国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次“城乡居民收入10年翻番”  相似文献   
9.
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业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走出名牌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瑞兴 《商场现代化》2006,(11):116-117
名牌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为了有效应对竞争,我国企业应当树立名牌意识,努力争创名牌。然而,由于对名牌缺乏正确认识,使我国不少的企业走入了歧途。澄清名牌认识上的误区,是我国企业正确实施名牌战略的当务之急。本文重点对当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三大名牌认识误区进行了澄清,并从品牌宣传、品牌质量和品牌价格等方面提出了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