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待加大经济法的强制力度梁淮平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制建设也逐步在完善。经济发展要求法制完备。目前,诸如《经济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企业法》、《公司法》等...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社会监督,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但是,我们发现在此领域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那就是如何通过增强消费者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保护消费者利益具有内在的动力。特别是对人们既是社会消费者同时又具有的另一重身份,即社会生产者的身份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认识,只单一地研究和解决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不全面的。而真正地提高人们自身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双重身份的认识,是最终从根本上保护整个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体系中重要的方法论。就其理论定位来说,“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整体,应该从发展脉络上去认识其逻辑联系,从科学内涵中去思考其相互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践行中,无论是在宏观决策还是微观策略,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内部结构,都应该坚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用“以人为本”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用"以人为本"来检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