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绿色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推动我国农业实现绿色发展,首先就需要构建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和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乡村发展、产品安全四个方面,提出10项量化指标作为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和各指标的打分标准,并以云南省保山市所辖5个县(市、区)2014年数据为基础,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与应用。评价结果显示,保山市所辖的5个县(市、区)中腾冲市农业绿色发展状况良好,隆阳区、昌宁县和龙陵县农业绿色发展状况中等,施甸县农业绿色发展状况较差,评价结果总体与保山市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建设低碳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山西低碳城市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结合山西的实际概况,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能源、低碳环境四方面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GIS模型,对山西11个地市进行低碳城市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悬殊较大,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低碳城市建设在产业调整和升级、能源利用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风景区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五台山风景区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出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加强经济杠杆的调控力度,大力开展绿化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山西省农业生态效率的县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文章以山西省各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引入超效率分析法,构建SSBM-ESDA模型,评估山西省各地农业生态效率;同时选择Tobit模型,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20年山西省农业生态效率值基本处于0.3~0.5,整体处于较低水平。107个县(市、区)中,优秀等级17个,均值为1.412;良好等级4个,均值为0.911;中等等级20个,均值为0.677;较低等级38个,均值为0.479;低等级28个,均值为0.349。县域农业生态效率等级以较低和低为主,总占比达61.68%。农业生态效率较好的县(市、区)集中分布在西部省际沿线区域,形成以“忻州—太原—吕梁”为重心的西部高效率区。2015—2020年全省农业生态效率略有提升,并在空间上进一步加强了“忻州—太原—吕梁”的西部高效格局,但整体水平仍较低。人均农业增加值、农业规模化水平对农业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农业受灾率、机械化密度、农村家庭经营收入、工业化水平对其有负面影响。[结论]现阶段山西省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偏低,县域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西部沿省际线地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山西省经济增长质量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增长的有效性、稳定性、持续性和福利性四个方面构建了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山西省2001~2010年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提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加快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建设低碳城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山西低碳城市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结合山西的实际概况,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能源、低碳环境四方面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GIS模型,对山西11个地市进行低碳城市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市低碳城市发展水平悬殊较大,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低碳城市建设在产业调整和升级、能源利用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